▲田慧生
作者简介:课题总负责人:田慧生;项目主持人:张男星;主要成员:黄海军,王纾,王春春。
人大复印:《高等教育》年07期
原发期刊:《中国教育报》年第517期第④页
开展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是教育部党组总体部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对党中央、国务院号召切实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积极回应。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在全国31个省份教科院所支持下,于年5月-6月开展了高等教育满意度调查。本文对这一调查情况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调查基本情况
本研究借鉴了顾客满意度理论模型和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理论,构建了我国高等教育满意度理论模型,具体包括教育总体满意度、教育质量满意度、教育公平满意度、教育环境满意度和教育期望值五个维度。依据理论模型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文件,课题组研发了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分为满意度调查和学生背景信息两部分,由68道客观选择题和1道开放题组成,题目设计采用李克特式七点量表,问卷信度和效度良好。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计算教育满意度指数,模型达到适配合理的标准。数据分析软件采用SmartPLS2.0和SPSS19.0,数据结果采用百分制呈现。
调查抽样首先在各省份层面抽取样本学校。按照12%的比例抽取普通高校,对本科或高职院校数量较少的省份,每类抽样学校最少为4所(如果少于4所,则全部入样)。其次,在学校层面抽取样本学生。采用等距抽样方法在每所抽样院校中抽取毕业年级学生名;对于抽样院校数量少于4所的省份,每所高校抽取毕业年级学生名。本次调查共有全国所高校4.89万名学生参加,包括普通本科院校所2.54万名学生,高职院校所2.35万名学生。同时共有名全国各地区各行业的大中小企业雇主参与调查。学生问卷有效样本量份,其中本科为份,高职为份。雇主问卷有效样本量份,其中本科为份,高职为份。
二、主要结论
1.高等教育总体满意度指数为69.42分。教育公平满意度指数为69.25分,教育环境满意度指数为69.23分,教育质量满意度指数为67.87分,教育期望值指数为66.45分。
2.高职比本科的满意度略好,各项得分均高于本科。高职教育总体满意度指数为70.72分,本科教育为68.15分;高职教育公平满意度指数为70.52分,本科教育为68.00分;高职教育环境满意度指数为71.01分,本科为67.48分;高职教育质量满意度指数为71.52分,本科教育为64.31分;高职教育期望值指数为67.81分,本科教育为65.11分。高职均高于本科2个多百分点。
3.中部地区的总体满意度整体偏高,西部地区各项满意度值全面偏低。中部地区有88%的省份高等教育总体满意度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有64%,西部地区仅有25%。
全国高等教育(本科、高职)各项满意度得分
教育质量、教育公平和教育环境满意度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例,中部地区分别为63%、88%、75%,东部地区分别为55%、45%、45%,西部地区则都不高于25%。
4.中央高校的总体满意度高于地方高校。中央高校的总体满意度指数为72.36分,地方高校为69.13分。教育公平、教育环境满意度和教育期望值,中央高校均高于地方高校;但教育质量满意度方面,中央高校却略低于地方高校,其原因一是由于中央高校学生的教育质量期望值较高,从而导致教育质量满意度相对要低,二是随着大学不断加强研究生教育和强化研究功能,有可能出现一些研究型大学把学术工作的重点从教学转向研究,从本科教育转向研究生教育,甚至出现弱化本科教育的现象,从而导致本科教育质量满意度不高。
中央与地方高校满意度比较
5.经历过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各项教育满意度得分均偏高。如“”和“”高校、国家示范性高职的满意度,均高于非此类工程类院校。“”高校的教育总体满意度指数为73.62分,非“”高校为67.58分;“”高校为70.52分,非“”高校为67.48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为73.40分,非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为70.11分。
6.地处县镇高职院校、独立学院存在“满意度塌陷”现象。地处县镇的高职院校存在满意度各维度“全面塌陷”。地处县镇高职院校的总体满意度指数为67.71分,低于城市高职院校(71.33分)和农村高职院校(69.94分)。教育质量、教育公平和教育环境满意度指数,县镇高职院校分别为68.82分、67.92分和67.87分,而城市高职院校分别为71.98分、70.99分和71.56分,农村高职院校分别为71.79分、70.43分和71.21分,县镇高职院校低于城市高职院校和农村高职院校。
独立学院在总体满意度、教育公平满意度和教育期望值上存在“局部塌陷”。按学校办学类型划分,分为大学、独立学院和学院三类院校。独立学院的总体满意度指数为65.87分,低于大学(68.57分)和学院(68.04分)。独立学院的教育公平满意度指数为67.47分,低于大学(67.70分)和学院(68.72分);独立学院的教育环境满意度指数为66.60分,低于大学(67.46分)和学院(67.77分);独立学院的教育期望值指数为63.65分,低于大学(65.32分)和学院(65.14分)。
7.大学生最满意的十个方面,贫困生资助、教师职业精神、同学关系等位列前茅。综合本科学生和高职学生在各题目上满意度最高或最低的十个方面,两者存在高度交叉,交叉项即为大学生满意度最高或最低方面。大学生最为满意的方面分别是教师职业精神、同学关系、贫困生资助、师生关系、处理不诚信行为的规则、学校校风等6个方面。此外,本科生对学习场所、信息化资源、考试评分规则、运动场地与体育设施等方面满意度高;高职学生对重视育人、重视专业技术技能培养、实习管理、实习实践等方面满意度高。
本科学生满意度最高的十个方面
这些方面能够得到学生的高满意度,其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国家宏观教育政策的重视以及政策效力的显现。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得到有效资助吗?”调查显示,该题得分80.12,在所有题目中得分最高。说明我国在贫困生资助方面成效显著。近年来,中央有关部门密集出台相关资助政策措施,已建立起覆盖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从制度上保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今年,多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落实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的通知》。我国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日益完善,成效不断凸显,有力地促进和保障了教育公平,也为社会公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任课老师的职业精神普遍怎样?”调查显示,该题得分78.92,仅低于贫困生资助,说明受访学生对高校教师的职业精神认可度高。有好教师,才有好教育;有好的教师精神,才能造就好的教师。《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简称《若干意见》)指出,要制定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简称《双一流总体方案》)也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优秀教师队伍,要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静心治学。
“学校既能讲授理论知识又能讲授实操课的老师多吗?”该题得分为73.16。“总的来说,来自行业企业的老师教学水平高吗?”该题得分为73.92。这两道题目得分都较高,反映出近些年“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取得较好成效。“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若干意见》强调,鼓励高校聘用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支持教师获得校外工作或研究经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年)》(简称《行动计划》)强调,推进高水平大学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探索“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培养办法;加强以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为主,主要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任务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的校风怎么样?”该题得分76.39,学生对所在学校的校风建设认可度高。校风是学校精神文明的集体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所高校的校风和学风,犹如阳光和空气决定万物生长一样,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成长。好的校风和学风,能够为学生学习营造好气候,创造好生态。”加强校风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主要方式。
“学校能保障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合法权益吗?”该题得分为74.50,位居前十位。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学生实习期间的合法权益应当受到新疆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