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Lonny,任职于某互联网公司的用户研究员。“用户研究Lab”的初衷是用于分享用户研究工作深度思考、方法论沉淀,欢迎与我交流分享。
"Thereisnolawintheroombutourlaw,andtheonlyrulesinhereareourlaws."
——《Exam》
最近3年,我经历了大量用户研究的校招和社招面试,发现面试时可以借助一些用研思维,大大提高面试成功率,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也可能面试时槽点太多了)。本文希望回答3个问题:
「1」用研定位:你是谁
在回答关键问题前,先梳理下用研相关概念,在准备面试前有基本的出发点。
角色定位
针对用户体验(UX)及相关概念的介绍和讨论有很多,结合我的工作经历,我对用研岗位的理解如下,有3个关键点:研究方法、洞察、商业价值。
研究方法是“基本功”。在专业背景上,涵盖了心理学、社会学、人机交互、传播学等学科,研究方法上涉及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焦点小组、可用性测试、眼动实验、田野观察、大数据分析等多种方法。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类研究方法是基本功。
洞察是“进阶能力”。研究方法只能收集到有效的数据,洞察是从数据中挖掘价值的关键一步,它贯穿在用研整个工作中,需要持续打磨的能力。有效的洞察是可以帮助用研摆脱“用研无用论”和“用户传声筒”的帽子。
商业价值是“终极目标”。用研归根到底需要服务于商业目标,创造商业价值。用研在公司内更多是辅助加Buff的角色,在实际工作中非常考验用研对行业、公司、项目的理解,更好地设计研究和有效洞察。
岗位类型
用研岗位本身涉及多学科背景,近年来也有高校开设用户研究的专业。这里主要从商业价值角度,讨论广义上用研岗位类型,主要有四种类型:
产品设计用研:以产品为导向的公司,随着互联网公司重视产品的用户体验,常见于用户体验设计部门,服务于产品设计研发流程,解决产品迭代中人群定位、需求挖掘、设计方案优化等问题。
市场营销用研:以营销为导向的公司、传统的市场调研公司,通常是市场营销等策略问题,如用户增长、策略UA、品牌研究等,服务于市场营销、业务运营团队,解决业务上拉新、留存、促活等问题。
商业分析用研:近年toB领域的热度增高,用研逐渐深入到业务上游,研究领域更偏商业策略,如行业标杆研究。有意思的是,某互联网公司校招的招录比最高的是商业分析,其次是用户研究,可见这两个岗位的学科背景之复杂。
体验管理用研:大公司越来越重视用户/客户体验,但业务复杂、部门链条多等矛盾,体验管理本质是绩效管理,从全局视角梳理驱动体验提升要素,如常见的工具如满意度、NPS指标等。
「2」简历准备:自我复盘
简历准备阶段,可以看到是一次自我总结和复盘。对于毕业生或刚工作的新人,简历无疑是面试前的敲门砖,需要反复打磨。
用研工作总结
先从具体的经历入手,复盘以往的工作和项目,可以分为三个维度进行逐层梳理,从具体的项目到工作类型,再到顶层核心定位。
回顾项目:以项目为维度,梳理下近期做过了哪些项目,有哪些收获和得失。推荐“麦肯锡30秒电梯理论”,假设在电梯里只有30秒向客户把结果表达清楚。如何能在最短时间把项目背景、工作内容、成绩得失讲清楚,是非常关键的。
归纳工作:为了让面试官更清晰地了解你,需要在项目中抽离归纳出工作类型。你经历的项目属于哪些类型,产品需求、设计验证、用户运营、市场营销、商业分析等。除了项目执行外,还承担过哪些管理工作,如新人指导、沉淀分享、落地推进等。
确定定位:最后回到“人”的定位和优势,擅长哪些研究方法,沉淀过哪些方法论(如微创新和工作方法论总结),通过洞察推动落地了哪些商业目标。这里最难的是如何“量化”用研价值,如产品满意度的提升,用户留存转化率的提升等。
简历框架结构
工作总结是由具体到抽象(如同用户洞察思路),而呈现简历时需要反过来,由总到分(类似用研分享思路)。这里总结一个框架,从“定位-归类-项目-能力”四个维度来逐层建立简历的框架。
鉴于HR筛选简历时间通常很有限,建议在简历最开头,介绍下你的经历和优势。如果你是应届毕业生,可以写学校专业背景和实习经历,如果你是有工作经验的用研,可以写工作经历和擅长的行业。总结需要精炼,不超过三点更好让人记住你。
为了让面试者对你快速产生兴趣,可以在研究类型上突出优势,如擅长定性/定量研究方法,侧重市场研究还是产品研究。对于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用研,还可以考虑根据工作内容来归类,如研究项目、团队管理、新人培养等。
挑选出不同类型的项目,每类项目建议放3-4个即可。在项目介绍中,推荐重点描述从结论到落地的价值,落地价值才是面试人真正关心的。如何快向陌生人介绍项目背景、意义价值,建议多从如何量化研究价值思考和总结。
最后总结一下擅长的研究方法、研究工具、工作方法论、学校和专业背景。如果工作上有一些微创新或方法论小突破,会成为你的加分项。
准备研究案例
常见的简历形式通常是文字版,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面试人对你的了解。如果你非常重视这次面试机会,强烈推荐准备一份你的研究案例集。
研究案例集的内容可以是你以往的研究报告内容,但尽量不要把所有报告打包,直接发给面试人,可以精选一些你认为不错的项目案例,花3-4页介绍下项目的背景经历、落地结果、复盘沉淀。记得报告内容和数据脱敏。
如果你是应届毕业生,可以整理下实习期间参与的项目案例和思考。如果连实习项目也没有,你也可以考虑通过自我学习,尝试做一些的用研分析案例,比如针对面试公司的竞品分析,特定人群的洞察总结等。
「3」面试环节:知己知彼
不同公司的面试流程可能不同,专业面试基本上分成面试前、面试中、面试后。在不同阶段有推荐一些准备思路,帮你更顺利地完成面试。
面试前-知多少
这里的准备更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