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树不用刀,靠恶毒诅咒,语言的杀伤力让我

最近又看了一遍《地球上的星星》这部电影,让我开始反省自己对儿子的教育方式。

电影中的小主人公伊桑,是成年人眼中的问题儿童,他的成绩不好,在班上的排名靠后,脑子里还充满了各种匪夷所思的鬼点子。

而伊桑父亲对伊桑太过严格的要求,对伊桑的责骂,更是让伊桑失去了信心。

语言有时候带来的杀伤力,比任何身体上的伤害来的更重,更可怕,它是无形的。

在又一次闯下大祸后,忍无可忍的父母将他送往了寄宿学校。

虽然伊桑的新生活并没有什么改变,但在内心里,和父母分离的生活让他感到闷闷不乐,这时,一位名叫尼克的美术老师走进了他的生活。

和以往所见到的固守成规的老师不同,尼克主张让学生们,保留自己的个性和思想,自由的发展。

在和尼克相处的日子里,伊桑和尼克都慢慢的成熟了起来。

其中,有一段美术老师尼克,向伊桑的父亲讲了一个所罗门群岛人,砍树的故事。

所罗门群岛的原住民,砍树不是用刀,而是一群人围着要砍伐的树木恶毒咒骂,过一个月后,树木就自行枯萎倒地。

而伊桑的父亲听完后,出来看到孩子笨拙地读着字母时,他哭了,这是个知道反思的父亲。

他打倒以前的自己,重塑了自己的父亲形象,学着理解、帮助、关爱伊桑,一点点地打破了僵硬的亲子关系。

影片的最后,伊桑终于战胜内心的怯弱,参加了比赛,最终获得了第一名的奖项。

伊桑重塑了自己在大人眼中的形象,向所有的人,证明了他不是大人眼中的问题儿童,也和父母的关系更加亲近。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坠落地球的星星,只是有些人被发现,有些人却在人群中被埋没了光芒。

任何人都有可塑的一面,我们生活中缺少的是尼克这样的老师,善于去发现像伊桑这类孩子的不同,去帮助他们,走出雾霾,露出自己的光芒。

而《可塑的我》这本自我发展心理学的35堂必修课,像尼克老师一样,让我们从日常生活、家庭、事业、人际关系中,彻底的解刨自己的内心,给自己做一场大型手术,塑造一个全新的自己。

作者陈婕君,美国麻省心理咨询师,曾于医院精神科工作,受训于波士顿精神分析高等研究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系,明尼苏达大学心理系,执业时间14年,被壹心理评为年中国最具影响力50位心理学家之一。

近年来,各种问题儿童的增多,让人们意识到,续婆媳关系之后,亲子关系也成了家庭的又一大难题。

在《可塑的我》这本书中,作者列举了三种亲子关系:和自己父母之间的关系,已婚者跟对方父母的关系,和自己孩子之间的关系。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如何平衡这三种关系,更好的养育孩子,通过几个问题的透视,让我们深切地从孩子身上,洞察到了自己的人生。

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需要我们以不同的姿态去解决问题,不管你是职场精英,还是家庭主妇,如果你想重塑自己的人生,不妨读一读《可塑的我》,或许前方等着你的就是一个大惊喜。

欢迎大家书斋小憩,我是肆少,一杯茶,两盘茶点,倾听你我之言。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立删)

吾家肆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niangudus.com/gscp/224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