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万亿东莞策优化供给,探索制造业供给

近日,广东省在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对东莞再次提出要求:立足实体经济,提升制造业能级,当好地级市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而东莞也提出发展目标,未来5年,将打造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全国先进制造之都。

围绕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东莞以建设广东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为统揽,以改革的方式破解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并形成一批可以在全国全省复制推广的改革成果。

未来,东莞该如何演绎好改革的故事,为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探路,以加快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值得期待。

从“土地告急”到“拓空间”

如何用好土地收储整备的开发方式,为重大项目、龙头项目提供土地要素支撑,对东莞产业的发展来说至为关键。去年5月,东莞发布“投资松绑30条”,提出进一步打破土地资源瓶颈,破解发展空间零碎化、低效化、均质化的现状,实现空间拓展,为产业项目提供承载支撑。

其中,“投资松绑30条”提出加强土地收储整备,统筹5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全球招商,并推出“4个万平米”:万平方米低成本产业空间、万平方米市企联合招商基地、万平方米高成长性企业联合体物业以及万平方米保税业务高端产业空间,以满足不同类型产业空间需要。

为项目拓展空间,做广东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去年东莞做了什么事情?这一年,东莞全面整合松山湖东部工业园、银瓶合作创新区、水乡功能区麻涌站单元启动区等连片地块,推出首批10平方公里启动全球招商。

福凯半导体项目动工,新签订粤福电子加速技术应用项目、新型导热散热材料项目、速美达自动化智能装备项目……今年以来,银瓶合作创新区多个大项目落地、动工。谢岗镇镇长李惠勤表示:“我们不能随便浪费‘西装面料’土地,要以连片土地为加大招大商、招好商提供支撑,实现谢岗镇高质量发展。”

为了更好拓空间,东莞放出大招,取得不错的成效:自年起,市级力争每年收储0亩,镇街(园区)力争每年收储土地1万亩;从年起,实施“工改工”三年行动计划,力争三年完成拆除整理3万亩,开工建设产业用房万平方米以上;到年底,盘活存量用地2.4万亩。

如今,东莞以“拓空间”为突破口,昔日的“世界工厂”改革机制、升级产业、再塑格局,向先进制造业强市迈进。

从“制造大市”到“智造强市”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实现从“制造大市”向“智造强市”的转变,是东莞建设广东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的核心之一。

如今的东莞,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电子信息产业成为首个超万亿元的产业集群,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传统产业不断深化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企业“倍增计划”取得扎实成效,“东莞制造”向“东莞智造”加速转变。

在“十三五”期间,东莞上演一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深层变革,从以机器换人为代表的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到数字化转型,“东莞智造”成为东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十三五”时期,东莞以技术改造为抓手推动企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累计推动个项目实施技术改造,直接拉动设备技改投资.6亿元,全市技改投资年平均增速达11.4%;推动全市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由年11.9万元/人增至年16.5万元/人。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东莞经济去年受到一定冲击,但是反而给了东莞启发,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制造,以数据驱动产业转型升级。

去年5月,《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信息化发展专题项目实施细则》正式发布,该政策指出将以数字产业集聚试点园区为抓手,着力推动东莞数字经济发展,对符合条件的数字企业最高补贴万元。

同年9月,华为、华贝、德普特、长盈、拓斯达等54家企业发起的东莞市数字产业协会成立,旨在搭建“数字产业生态”。

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科技领域的改革更是备受瞩目。从东莞的实践来看,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东莞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东莞建设广东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的动力引擎之一。

一大批重大科研平台在东莞集聚。散裂中子源运行能力提升,打靶束流功率提前一年半达到kW设计指标;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综合实验楼主体实现封顶,同时,光源预制研究也取得多项重要进展,一系列关键“卡脖子”技术攻关稳步推进。

目前,东莞的研发投入占比已经媲美发达国家。年,东莞全市全社会RD经费投入.96亿元,同比增长22.7%,总量排名全省第三;RD占GDP比重达3.06%,仅次于深圳、珠海排名全省第三,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从“企业操心”到“企业放心”

“没想到动动手指提交资料就可以了,这在以前难以想象。”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健说,去年11月,公司共有17栋建筑交付,10个工作日左右就完成了权籍调查,而在改革前通常需要50个工作日,所需的权籍调查费用也降了40%”。

原来,年3月31日起,建设单位申请商品房、单位自建房首次登记权籍调查以及商品房预告登记权籍调查,均可以使用权籍调查系统办理相关业务。改革后,从组织到协调全部由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权籍调查科负责,企业只需要向一个科室提出诉求,在线上系统提交电子材料,就可以坐等调查结果。

这仅是缩影。于企业而言,效率是生命。如何提升审批服务效能,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提升企业的投资率,这是备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niangudus.com/gscp/257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