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三天98家A股公司获机构调研有两家特

皓月当空的中秋之夜过去了。不过今年中秋佳节来临之前,有一群机构投资者,仍然孜孜以求地调研上市公司。

中秋节前三天有哪些上市公司获得机构调研?机构投资者的重点关切又是什么?

中秋前三天

98家上市公司获机构调研

数据显示,截至9月12日,最近一个月机构对上市公司的调研次数超过次。中小创占了大半,这也是各类科技公司扎堆的两个板。

再缩小时间圈,9月10日至9月12日,一共有98家上市公司披露了获得机构调研的情况,主要涉及通信传输设备、行业应用软件、集能电路、光学元件、半导体材料、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领域。其中9月12日有6家上市公司获得机构调研。而且,这三天的调研机构中,不乏博时基金、华夏基金、高毅资产、淡水泉投资等明星机构。

这几天机构扎堆调研的公司有哪些?三天里获得超过20家机构集中调研的上市公司有:岭南控股、中来股份、水晶光电、格林美、开立医疗。以9月11日为例,水晶光电、格林美当日的机构调研总量分别达到35家和28家。

记者梳理调研纪要发现,“5G”是机构调研提问中的高频词。紫光股份、沪电股份、耐威科技、中光防雷、迪普科技、横店东磁、武汉凡谷、光迅科技的调研纪要均有关于5G业务、前景的问答信息。

下面我们挑两家炙手可热的被调研公司,看看其最新调研精要内容:

光迅科技:

物联网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光迅科技在光通信领域是大名鼎鼎的优等生,最近7年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近9倍,节前仍被机构实地调研并不意外。但让人意外的是,面对机构关于5G光模块增长问题,公司却认为这并非肥肉。那他看重啥?

先看公司基本面:

光迅科技年8月登陆中小板,目前总市值约为亿元。公司主要从事光通信领域内光电子器件的开发及制造,在光通信传输网、接入网和数据网等领域构筑了从芯片到器件、模块、子系统的综合解决方案。年上半年,光迅科技实现净利润1.44亿元,同比增长3.42%,不过扣非净利增长41%。

半年报业绩并非很凌厉,机构对公司还心存啥期待?

9月11日,包括天风证券在内的50多个投资者调研光迅科技。

第一个问题就是:5G时代,光迅科技在5G方面的布局和进度如何?5G相关产品的营收占比目前不大,放量在什么时候?

高管的回答很“高超”:

公司并没有独立地把5G当成一个特别的时代,事实上全球数据流量遵循摩尔定律,网络一直在持续扩容,5G只是一个终端接入的部分。

竞争激烈的5G光模块方面仅占5G总投资的6%至8%左右,而更多的投资在核心网、主干网、传输网和接入方面。

5G建设才刚刚起步,目前光模块的订单数量还不多,短期来看,产品价格并不稳定。参考4G建设时期,公司4G用光模块全球市场占有率近三成。

我们没有很在意短期的市场,我们成熟的方案是用10G芯片超频的方案,等到25G成熟的时候我们希望会拿到更大的份额。我们在主干网方面的情况还是不错的,竞争者比较少,毛利率水平也较高。我们希望芯片的成长能有足够的量,同时在无源器件方面有稳定的市场份额。

光迅科技还透露了未来的巨大商机在中国物联网:

我们也在基于新兴的物联网市场进行产品储备,随着5G建设和无线网络的完善,物联网市场将会迎来爆发式增长,而物联网的最大市场在中国。

耐威科技:

调研次日股价涨停,为啥?

耐威科技有个赫赫有名的战略投资者——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简称:大基金)。

大基金是在年2月通过成功认购耐威科技定增成为第二大股东的。此次定增价格22.1元/股,大基金认购了约万股,持股比例为13.75%。

跟着大基金后面做投资,无疑是个省事的好策略,比如大基金入股的汇顶科技,今年都涨的不要不要的了。

那一般的投资机构为啥还非要实地调研调研耐威科技呢?难道不相信大基金的扎实背书?

先看下公司基本面:

耐威科技成立于年5月,年5月登陆创业板,目前总市值约亿元。公司紧密围绕物联网、特种电子两大产业链,一方面大力发展MEMS、导航、航空电子三大核心业务,一方面积极布局第三代半导体、无人系统等潜力业务,致力于成为具备高竞争门槛的一流民营科技企业集团。

耐威科技半年报很“低调”:

这大幅下滑的业绩,确实不让人放心啊,但机构关心的却是公司的新项目。

9月10日,耐威科技控股子公司聚能晶源(青岛)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搞出新东西来了。

据披露,聚能晶源投资建设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制造项目(一期)已达到投产条件,于9月10日正式投产。聚能晶源于同日举办了“8英寸GaN外延材料项目投产暨产品发布仪式”,同日还有机构调研。

这个调研颇有含金量,因为调研后次日,该股涨停了。

在10日的调研中,机构抛出的问题均集中在8英寸GaN外延材料项目方面:

问:氮化镓8寸外延片的技术壁垒如何?

答:目前全球最领先的水平即为8英寸硅基GaN外延技术。

问:这么先进牛气的技术,产销预期咋样,究竟用到哪里的?

根据调研纪要,聚能晶源GaN外延材料项目一期的设计总产能为1万片/年,若投产后能达到满产状态,估计年产值可达1亿元左右。聚能晶源氮化镓外延材料面向新一代功率与微波器件应用,提供高性能低成本的GaN材料产品和技术,应用场景包括消费电子、云计算/基站、激光雷达和5G通讯。目前最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niangudus.com/gsjj/26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