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BOSS直聘研究院发布《重塑时代:人才资本趋势报告》,从就业市场、组织发展、个人发展的视角出发,提炼出重新看待技能、重新看待流动、重新看待人的需求这三大需要被重新认知的价值取向。报告发现,近年来,企业对复合型技能人才以及高学历人才的需求正在大幅上升,但新一代职场人的职业流动性仍在加强,特别是95后职场人对职场抗压和情绪管理方面存在加大压力,需要社会、企业、人才三方不断进行相应调整和彼此适应。
算法工程师等高级岗位的平均月薪超过了4万元
▲复合技能人才的求职竞争优势
调查显示,近年来企业对求职者的要求明显提高。以应届生招聘为例,要求本科学历的岗位比例同比增长13%。不仅如此,56.7%的企业表示疫情使得公司加快了数字化进程,技术岗位的招聘比例飙升,算法工程师等高级岗位的平均月薪超过了4万元。同时,企业对市场/销售、中高层管理者和技术研发三大类岗位显著提升了招聘要求,62.5%的公司表示接下来最需要提升的就是员工能力和招聘水平。
与此相应,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正在从高级管理和技术岗位下沉到中层岗位,甚至是部分入门岗位中。年,在专业技术岗位的招聘中,拥有三项以上复合技能的求职者,竞争力比单一技能求职者高60%以上,超过50%的总监及以上高级职位要求候选人掌握十项以上职业技能。
从更宏观的角度观察,人才的争夺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报告提出,年产业界和学术界开启了前所未有的博士大战,企业对博士的需求同比增长了71%。产业界对高端人才的争夺和对基础研究的重视都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年跳槽的人中43%为95后,26%为90后
▲年五大城市群技术人才需求比例分布
年下半年,随着疫情得到控制,经济基本恢复。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人才内部流动率从85%左右提高到了95%以上,也就是说,换个城市工作很正常,但不出所在的城市群成为常态,因此,年轻人第一份工作落在哪里变得更加重要。
数据显示,年,只有9%的职场人表示接下来一两年中完全不打算跨行业跳槽。而在年已经选择了跳槽的人群中,47%更换过行业或岗位,因此会进一步促进技能在行业之间的流动;61%的年轻蓝领希望换一份白领工作,为此他们愿意去参加职业培训,这将对于中国的劳动力结构和劳动力素质带来更深远的影响。
从70后到00后,第一份工作的平均持续时间在不断缩短,从84个月降至11个月。年跳槽的人中43%为95后,26%为90后。从发展的角度来讲,企业应引导年轻人提高工作稳定性,在岗位上深入钻研是必要且需要长期持续的工作,提升人才留存是组织的成长速度、年轻人的价值认知与技术进步三者之间的赛跑。
抗压与情绪管理是95后最想提高的职业素养之一
▲企业在95后管理方面遇到的最大难题
年,第一批00后集中进入职场,公司里将有跨越世纪的五代人,跨代际管理成为一个巨大的现实问题。年轻员工情绪不够稳定,抗压能力不足是企业眼中的最大管理难题。与之相应的是,收访的三分之一的95后表示,抗压与情绪管理是自己年最想提高的三种职业素养之一,在所有年龄段中占比最高。
此外,95后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