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朝晖五小区菜场东侧㎡、以及叶青兜住宅小区一处底层62㎡,合计㎡的营业用房划归下城区个体劳动者协会使用……”一份年的文件内容引起了巡察专员沈志栋的注意。叶青兜住宅小区的地址很陌生,“莫非该处房产不在他们提供的清单之中?”鉴于职业的敏感性一个念头马上闪过沈志栋的脑海。
▼
杭州市下城区委巡察组进驻区市场监管局时,巡察中发现该局房产较多,有局本级的,也有下属单位的,有自己办公用的,也有用于出租的。但是该局房产管理较乱,个别资料缺失,极有可能出现低价出租、房产漏登等情况,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如何打开工作局面呢?
“从原始房产资料着手,比对现有的房产总数,建立房产清单,逐个进行销号排查。”巡察组要求区市场监管局提供所有房产的原始资料,同时对房产清单、固定资产以及房租收入进行核对。这份年的文件就是这时闯入了巡察组的视野。“查!必须查!一定要彻查清楚!”巡察组郑组长当机立断。
由于早期的房产没有清晰的门牌号码,只有地名和比较含糊的大致位置。用百度地图搜索该处房产的地名,却发现该房产地址不在下城区域范围内。怎么办?
“叶青兜老底子是我们区的,而大致的位置与该文件其他几处房产是在一个片区的。”副组长是一位“老杭州”,她仔细回忆着,并解释道。
“你们两人扮演‘夫妻’,以租店面为由,对文件上的几处营业房进行实地踏勘,要对各个店面面积进行估算,同时还要向店家了解相关承租情况,尽可能获得更多的信息。”郑组长下达任务。
通过两个半天的实地踏勘,巡察组将文件上其他房产的位置、面积与现实房产进行一一对应,最终确定叶青兜住宅小区某幢底层的房产确实不在房产清单上。
查到的结果令人大吃一惊
这是怎么回事?年出现过的房子,怎么会离奇“失踪”了呢?
“该处房产划拨过来已经30多年了,期间是否又再次划拨出去了呢?”“如果划拨出去的话,总有相应的文件留存吧?”“如果没有划拨出去,那这套房子现在又会在谁的手上呢?”
围绕房产的“失踪”问题,组务会议上大家激烈讨论着。带着这些问题,巡察组要求区市场监管局迅速成立调查小组,并派巡察组组员全程参与。通过调阅相关历史资料、约谈前后几任房产管理员和对房产地址进行分析走访,对该处房产进行深入核实。
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查,调查组揭开了这件“失踪”房产的“迷案”。原来,叶青兜住宅小区底层营业房经过地名更改,已经变成了朝晖七区集市街的新门牌号。该处房产原作为朝晖工商所办公用房使用,年以后以局工会名义出租给市民赵某开设广告公司使用,后来赵某又将该房产转租给他人,当起了“二房东”。然而赵某只在开始的两年上交房租,自年后便再未交过租金,期间也未有相关权力部门对该处房产收取过房租。
事情至此,终于真相大白。由于当时房产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几次交接工作不细致,加上该局房产管理混乱,导致该处房产十多年来处于失管状态,直到巡察组进驻,问题才暴露出来。随后,区委巡察组将该问题线索移交区纪委监委进行进一步调查核实。
目前,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该处房产进行了登记,同时相关“二房东”和现租客也补齐了房租。下城区纪委监委对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房产管理混乱问题进行了全区通报,相关责任人此前因其他违纪事实已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巡察意见反馈后,区市场监管局再次对局管房产进行彻底清查,又发现了长期失管的3处房产,建筑面积合计㎡。聚焦巡察问题整改,该区相继制定出台《工程招投标管理办法》《内部财务管理实施细则》等56项制度,涉及工程项目、财务管理、食堂管理等多个领域,进一步扎紧了制度笼子。
来源:杭州市纪委监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