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苏州会展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白癜风治疗需多少钱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31201/4300466.html

年,全球遭受新冠肺炎的严重影响,国内、国际社会经济遭受了严重冲击。年度,疫情下的苏州会展企业也同样随着抗疫工作的深入而不断起伏。当前,尽管疫情在全球蔓延的拐点和终点尚不清晰,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各项措施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各行各业复工复产,苏州会展业也在不断努力推进复展,并提出了创新展会服务模式、落实防疫要求的各种创新措施,有力保证了一批重点展会的案例顺利举办。

一、年苏州市会展活动总体情况年度苏州市共举办各类会展活动个,展会活动数量比年减少67.6%。其中:苏州市区72个(含吴江区),昆山市13个(因昆山花桥国际博览中心作为苏州防控临时分流点,分流安置国外返程人员,目前没有正常开展展览业务)常熟市45个。展会总面积.53平方米,比年下降50.9%。

年度各市区会展项目情况表

序号

城市

展会数量(个)

比重

与19年相比

19年数据(个)

1

苏州

72

55.3%

-58.6%

2

昆山

13

10%

-75.9%

54

3

常熟

45

34.6%

1.0%

43

4

太仓

0

5

张家港

0

总计:

-32.4%

年度苏州市会展中心一览表(单位:万平方米)

序号

会展场馆

建筑总面积

展览面积

会议面积

备注

室内面积

室外面积

1.

苏州国际博览中心

41.7

10

2

8

已建

2.

苏州市会议中心

10

0.1

0.3

已建

3.

苏州广电国际会展中心

4.5

1.2

1.5

停业

4.

苏州太湖国际会议中心

6

0.1

0.6

已建

5.

苏州市盛泽国际博览中心

3.8

1

2

0.2

已建

6.

常熟国际展览中心

5.3

1.7

已建

7.

昆山昆开国际会展中心

16.5

5.2

4

0.15

已建

8.

昆山花桥会展中心

12.4

7

2

0.43

已建

总计:

年全市举办的专业展会29个,占比24.5%;消费类展会42个,占比35.5%;大型会议26场,占比20%;大活动33场,占比25.3%。据不完全统计,年我市苏州节庆会展集团、苏州国际展览集团等会展重点企业年营业收入超过年。

不断实践,不断总结,那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就越来越深刻,知识越来越广,智慧越来越高,不断发展、前进。

年苏州市主要会展场馆展会数量统计表

会展场馆

年展会数量

年展会数量

苏州国际博览中心

49

72

苏州广电国际会展中心

9

20

苏州太湖国际会议中心

14

0

苏州三香路体育中心体育馆

0

1

苏州市盛泽国际博览中心

2

3

常熟国际展览中心

43

35

昆山昆开国际会展中心

6

13

昆山科技博览中心

0

4

昆山花桥会展中心

7

23

其他

总计:

二、年苏州市会展业发展的主要特点:(一)新冠病毒疫情对苏州市会展业影响严重

疫情的发生对苏州会展业的冲击和影响是巨大的,苏州会展长期存在的短板和矛盾也日渐突出,展会规模小,影响力弱,竞争力差,专业化、品牌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在疫的冲击下进一步显现。自疫情发生以来,苏州市会展业处于停工状态,所有展会活动全部取消或延期,疫情对苏州会展业的冲击可用6个字来概括:一是范围广,二是程度深。所谓范围广是指在这这期间,全市范围内7家展馆、6家大型会议中心、25家具有平方米以上单体会议厅面积的酒店,以及多家会展上下游企业无工可复、无项目可做、无现金进帐。所谓程度深是指,苏州是我国会展业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全市95%的会展企业是民营中小微企业,这些企业规模小,抗压能力弱,加之疫情突然来袭,项目工程停滞,致使资金链断裂,企业坐吃山空,面临极大的压力和困境。因展会取消,主办单位前期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入颗粒无收,项目主办单位的平均损失在-万元之间。疫情对我市会展企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4方面:

1.经营收益减少,企业存活艰难。大部分企业在订单业务减少等情况下,企业仍需继续支付停工期间的员工工资和办公场所费用,同时,因加强防疫措施、开展线上办公等造成企业经营成本上涨,部分企业在银行还贷方面受到影响。交通物流受阻、人员招聘难度加大等因素影响到企业运营。

2.展会档期调整,运营成本增加。因档期调整,带来各类连锁效应,客户维护难度增加、招展招商进程受阻,投入成本增长,营销技术难以落实,未来不可预期,对会展项目的举办信心不足。

3.小型展会活动大部分取消。我市展会活动的项目发展不平衡,重点展会活动占比偏小,有影响力的品牌展会更是屈指可数,会展市场缺乏深度和广度,小型会展项目基本很难继续举办。

4.缺乏以线上或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创新展会服务模式。这说明我市不少主办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强,发展质量不高。

(二)会展市场在抗疫中加速复苏

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市相关部门积极指导会展行业企业,坚持预防为主,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四早”措施,落实举办单位和场馆单位的主体责任,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市商务局率先在全省印发了《关于举办各类必要的会展活动的通知》,并指导会展行业协会做好会展活动备案工作,建立联防联控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推进了会展经济活动有序恢复。

6月1日,苏州市会展行业协会开始接受会展项目备案,苏州市打响了长三角地区复工复展的第一枪,6月3日正式签发了年首个展览的备案批复:SME苏州机床展。展会积极贯彻落实政府关于新冠肺炎防控的决策与部署,通过多重措施保障现场展览顺利进行,切实防护广大人民群众人身安。SME苏州机床展不仅是苏州第一展,也是长三角地区疫情后的第一展,疫情之下,制造业和会展业都在接受一场大考,复“苏”后的“首场”机床展如何顺利召开更是备受瞩目。本次SME苏州机床展展览面积30,m2、参展品牌家,为期四天的展会共吸引了53,名专业买家,其中国内观众有来自15个省、直辖市的专业买家,而华南地区占了相对比例93%,主要以江苏为主,其他地区占了7%。作为苏锡常区域专业机床盛会!展会期间给到现场展商与采购之间搭建了优质对接服务平台,期间各类采购与洽谈合作火爆!

9月13日17点,第12届苏州家具展览会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平安、顺利召开。本届展会严格遵守防疫要求,为构建安全参展、观展综合环境,组委会全面思考、规划执行,在各个方面都进行了精准、合理的优化调控。往届展览面积12万平方米,本届调控至8万平方米;往届参展企业余家,本届调控至余家;往届观展客商18万人次,本届调控至10万人次。精准定位、一站式平台采购、严格防控安全办展、产业基地独立成馆、多元业态布局,是本届展会的5大关键词。本次展会顺应国家绿色环保的战略方针,首创新举,实行统一搭建会展新模式。提倡用绿色环保可循环材料打造最完整的展览环境,让参展商省心、省钱、省力,提货入驻,轻装参展。本届苏州家具展颠覆了中国会展行业传统模式,开辟了中国会展行业精简办展先河。线上线下齐发力,观众邀约“放大招”。越是时运波折,行业越要知道抓重点,本届展会在宣传上,追求精准定向,线上线下渠道联动,按“点—线—面”层层推进,“为买家找卖家,为卖家找买家”,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条件下成功高效地搭建了买卖双方互通桥梁!

11月三展齐开,凸显了在疫情影响下苏州会展强劲复苏的生命力。

11月6日由苏州市旅游联合会主办,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指导,骞腾会展(苏州)有限公司承办,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合作的苏州国际旅游博览会暨冬天苏州旅游季启动仪式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开幕。展会面积达20,平方米。本届博览会以“链接诗和远方,再享美好生活”为主题,宣传苏州文旅形象,展示文化和旅游资源。展会现场的有来自马来西亚、日本、拉脱维亚、突尼斯等13个境外国家及地区的嘉宾代表,上海、山东、贵州、甘肃以及江苏省内各兄弟城市文旅部门嘉宾代表,江苏省内旅游协会的嘉宾代表,同程旅行、携程旅行等文旅企业代表。

同一天,苏州国际茶业博览会也如期开幕。苏州国际茶业博览会暨紫砂工艺展设有品牌茶企展区、各地名茶展区、紫砂艺术展区、茶具展区、茶文化展区、活动互动区等,集中展示六大茶类数百种名茶及紫砂、茶具、根雕、红木等工艺品,为广大爱茶人士带来一场品茶、购茶、论茶的盛会。

11月7日,天猫GTshow潮流改装文化节在苏州博览中心热闹开幕。一千多辆改装车亮相苏州博览中心,还有“史上最大改装车”——酷炫的“天猫养车1号”出现在现场的“省心养车市集”,让人直呼“会玩”。作为长三角汽车文化和后市场核心城市之一,苏州当选了今年双11“天猫理想之城”的汽车燃动之城。目前,苏州汽车保有量位居全国第四,是中国汽车文化最繁荣的城市之一,也是汽车改装品牌商、贸易商、经销商、服务商最集中的地区之一。随着本届天猫GTshow潮流改装文化节的正式开幕,天猫汽车正式入局汽车改装市场。

(三)疫情下展露新气象

一手抓抗击疫情,一手促会展业发展。在抗击疫情取得胜利的同时,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改善了我市会展业紧紧抓住重点行业领域、紧紧跟随双循环格局的推进,会展市场正在焕发新的生命力。从会展统计可以看到,虽然在会展活动的数量上有较大幅度的减少,但是基本保持了主要的品牌展会如期举办、消费展依然红火、新项目为会展市场带来新的气象。

1.紧紧围绕重点产业方向,办好一批专业展会。围绕我市“3+2+1”产业的发展方向,成功举办了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工业互联网大会、中国国际造纸科技展览会、DIA年会、中国细胞生物学年会、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等产业相关展会项目。全年承接特色产业相关展会活动占比近30%。

2.紧紧抓住双循环格局推进的契机,办好一批消费展。消费展会仍然占会展市场的主要地位。如:汽车、茶叶、家装、农副产品等消费类展会虽然规模和参展商有所减少,但还是很受消费者欢迎。其中汽车展减少幅度最大,全年仅举办了15个,仅占全年消费类展会的33%,比19年的41个下降了66%。但消费展的举办进一步激活了消费市场,拉动了消费的增长和复苏。

3.紧紧抓住危机中的新机,办好一批新项目。年在苏州新开的展会有8个,其中具有产业发展导向的展会有4个,特别是工业互联网大会和展览在苏州的成功举办,必将推动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的产业发展,也为我市产业会展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危机中育新机,主动转型求发展

(一)推进数字技术在会展场馆的应用。疫情期间,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发挥数字技术优势,全面采用“VR全景逛场馆”与“云展示”、“云对接”“云洽谈”、“云签约”相结合,为客户提供实时在微商城线上场馆预定服务。目前累计开发场馆新型促销产品16种,一站式服务平台线上提供一条龙智能化服务,结合数字化手段打造云上交互平台3.0时代,建立完整的OEV模式打造会展直播间,开设短视频、直播宣传,利用自媒体为主办方增加曝光度。

(二)推进绿色会展项目的落地。苏州国际博览中心与第十二届苏州家具展主办方积极合作,探索全馆统一绿色搭建,采用环保可循环材料,将垃圾清运量下降近85%,货车进出量下降近30%,这不仅是服务模式的创新,更是品质理念的升级,绿色+会展生态体系正悄然形成。

(三)推进会展主体进一步发展壮大。3月16日得一会展集团成立,使我市专业从事会展业务的集团公司达到5家。4月14日,商务部对外公布了第二批会展重点联系企业名单,我市13家企业网上有名。大部分会展企业通过疫情强化了内部管理,整合了内部资源,加强了人员培训,拓宽了业务范围。

(四)推进疫情条件下的创新服务。在疫情中寻求突破,以创新应对困局,成为了苏州会展业今年的共识。如苏州远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举办的GTShow展会原本开展时间是3月27日至29日,由于疫情原因导致延期,他们根据展商的反馈,积极制定了应对政策。首先是重新规划了企业的发展方向,明确了未来的办展计划。其次是开发了新的展会配套服务项目。通过年鉴、渠道资源对接、以及跨界合作的形式,为展商提供全新的“销售方式与资源”,为参展商的“复工”加油助力。他们还通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niangudus.com/gsyq/220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