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与他的发明玻璃琴来自天堂的声音

视频:玻璃琴糖果仙子(空灵声)玻璃琴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家、社会活动家、音乐家富兰克林发明的一种乐器,于年问世,以意大利文命名为Armonica。富兰克林将发声的单体由高脚杯改为底端有套接孔的碗状玻璃,由大到小依序串接后横卧于琴架,以脚踏板驱动的传动轴上(类似老式缝纫机);演奏者坐在乐器后方,边踩着踏板,以沾湿的手指碰触玻璃碗的边缘,即可发出如杯琴般的声音。玻璃琴另有GlassHarmonica,德文的Glasharmonika等不同的名称;包括莫扎特、贝多芬在内的音乐家,都曾为玻璃琴谱写专属的作品,小提琴之神帕格尼尼更赞叹道:“这是天堂的声音!”。富兰克林的头像被印作美元发明者年,在一次伦敦的集会中,富兰克林偶尔听到朋友演奏玻璃乐杯,这是他首次耳闻目睹这种新奇的乐器:朋友将许多不同型号的玻璃杯一个一个地固定在桌子上,然后根据杯子的大小,或多或少地倒些水并调好音,只要用手指敲着杯的边缘就能发出了不同的声音。玻璃乐杯的音质柔美、清脆,使富兰克林立即对它发生了兴趣。富兰克林与玻璃琴为了更方便演奏,富兰克林对玻璃乐杯进行了重新设计。新乐器由37个大小不同的杯子组成,它们都是中间挖孔的特制的半圆形玻璃杯。一个铁轴通过杯子中间的孔,将37个杯子由大至小依次排列组合为一体。部分小杯子还外套大杯子,但相互间不能碰触。穿好乐杯的铁轴平行地放在有四条腿支撑的长箱子里。演奏者坐在乐器前面,脚踩踏板,转动铁轴,用手弹敲移动的乐杯,发出不同的音。这种乐器较以前的玻璃杯乐器优越了许多。它足以弹敲3个音阶及其全部半音,其音调甜美动听。而且这种乐器比其他琴容易掌握,只要通过打磨乐杯的边缘,就可以永久地定音,不必像弦乐器那样经常地调试定音。玻璃琴玻璃琴发明后,曾在欧洲流行了数年。根据富兰克林的设计,一些伦敦人复制了这种琴,最高价格售到40个金币,这个价钱在当时是非常昂贵的。音乐家们纷纷在英国、意大利和维也纳的帝国宫廷里演奏。由于它是在英国发明的,所以,直到年12月才传到费城,并首次在美国议会大厅进行演奏。这种乐器在德国和奥地利最为流行,著名音乐家莫扎特和贝多芬也曾为这种乐器作曲。不过这种乐器也有缺陷:弹奏时,杯子随着铁轴的转动,容易磨损演奏者的手神经。根据这种琴的原理,世界各地又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改进。在今天的乐坛演奏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人们在弹敲玻璃杯、玻璃瓶组成的乐器。现代玻璃琴特色音质玻璃琴声音优雅超凡,而它那有些令人迷失的声音特质则部分原因是由于人类感知和定位声音的范围的方式。当声音超过赫兹时,我们主要通过音量来在左右耳间进行辨别,从而通过双耳效应来确定声源的位置;当声音低于赫兹时,我们使用声波到达左右耳的“位相的不同”来确定声源的位置。玻璃琴的多数音色都在赫兹到赫兹这一范围之内,这和我们大脑“不太能够确定”的声音范围一致,所以从空间上我们难以确定这一声音是从哪儿来的,也难以辨别出用以产生这一声音的材料和技巧。本杰明·富兰克林将玻璃琴的音色描述为“无与伦比的甜蜜”。在一封写给一位名叫詹巴迪斯塔·贝加利亚(GiambattistaBeccaria)的意大利的一位神父的信上,他是这样说的:“这一乐器的优势在于它的音色比起其他乐器是无与伦比的甜蜜,它的音色可以通过指尖力度的变化随意地增强减弱并且可以无限延长,而且你只需要为这一乐器校一次音”。旧时图片流行一时玻璃琴在十八世纪曾经名噪一时。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WolfgangAmadeusMozart)、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亨德尔(GeorgeFridericHandel)、路德维希·范·贝多芬(LudwigvanBeethoven)、理查德·施特劳斯(RichardStrauss)和其他一百多位作曲家为玻璃琴谱过曲。其中一些曲目经过改编可以在更为传统的乐器上演奏,所以完全保留了下来。欧洲的最高统治者们沉迷于玻璃琴,就连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eAntoinette)都从小师从玛丽安·戴维斯(MarianneDavies)学琴。卡米尔·圣桑(CamilleSaint-Sa?ns)在他的动物狂欢节系列室内乐组曲中(第七乐章和第十四乐章)用了玻璃琴这一打击乐。玻璃风险一位名叫弗里德里希·罗赫利茨(FriedrichRochlitz)的德国音乐学家在《普通音乐期刊》(AllgemeineMusikalischeZeitung)中举了一个例子:玻璃琴会过度刺激神经,使演奏者陷入不安的抑郁以及苦闷的沮丧之中,使得他倾向于自我毁灭。如果你正遭受着神经紊乱的折磨,那你不应该弹玻璃琴;即使你还没有生病,那你也不应该弹玻璃琴;如果你感到沮丧,你更不应该弹玻璃琴。玛丽安·戴维斯(MarianneDavies)是一位年轻的长笛演奏家、钢琴演奏家,据说她是富兰克林的亲戚。她演奏玻璃琴的技艺炉火纯青,可以进行公开表演。可是玛丽安·戴维斯和她著名的歌手姐姐搭档进行了多年巡回演出之后,据说是由于玻璃琴悲伤的音色,她得了忧郁症,饱受折磨。玛丽安·基希格斯纳(MarianneKirchgessner)是一位玻璃琴演奏家,她在39岁时死于肺炎或是和肺炎及其类似的一种疾病,据说玻璃琴在其中也起了作用。但是包括富兰克林在内的其他演奏家们却都很长寿。到年,玻璃琴从常见的公开演出中消失了,它的美妙声音完全听不到了。这可能是因为音乐时尚改变了——音乐,走出了莫扎特时代相对较小的贵族大厅,走进了贝多芬和他的继承者们越来越大的音乐厅。玻璃琴曾风靡一时。但像很多流行的东西一样,最终它退出了流行。它的发声机制无法产生足够大的能量来使声音填满大厅,而这些大厅却正是演奏现代弦乐、铜管乐器、木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的演奏之地。更何况玻璃琴是玻璃制造的,很容易破损,这也是它不再流行的原因之一。关于“危险的玻璃琴”这个流言的最新解释是因为玻璃琴是用铅玻璃做的,所以铅中毒威胁到了演奏者的生命。但是“触摸铅玻璃就能导致铅中毒”这一理论并没有已知的科学基础。此外,艾施(Eisch)的仿制品使用了所谓的“白水晶”,有比铅含量更高的钾;许多现代制品,比如芬肯贝纳公司(Finkenbeiner)制作的那些,则是用纯石英玻璃制作的。在18世纪和19世纪早期,铅中毒在玻璃琴的演奏者和非演奏者中是都是很常见的,这是因为医生会给许多得了小病的病人开含铅的复方药,同时铅或者氧化铅会在炊具和餐具中被用作防腐剂。在富兰克林时期,玻璃琴的演奏者们从他们的乐器上获得的铅远远不及他们从其它来源获得的铅。当代复兴玻璃琴演奏的音乐在年后并不广为人知,尽管葛塔诺·多尼采蒂想要用玻璃琴为他年的歌剧《拉美莫尔的露琪亚》中咏叹调“Ildolcesuono”伴奏,而理查德·斯特劳斯在他年的歌剧《没有影子的女人》(DieFrauohneSchatten)中也详述了此乐器的用法。直到20世纪30年代,德国演奏大师布鲁诺·霍夫曼(BrunoHoffmann)重新兴起对以高脚酒杯为乐器演奏的兴趣,并在他震撼人心的演出中为其命名为“玻璃竖琴”。他用“玻璃竖琴”(Eisch传统式的玻璃杯放置在内置共振室的箱子中)改写了众多原为机械乐器谱写的曲子,也使当代作曲家为他这高脚杯式的乐器谱写新曲。富兰克林的玻璃琴在年由玻璃吹制工及音乐家格哈德·芬肯贝纳(GerhardB.Finkenbeiner)(-)改制。他经过30年的试验制作出的样品由透明玻璃和普通玻璃组成,后模仿18世纪装饰添加上金条纹。这些装饰的金条纹相当于钢琴上的黑键,简化了富兰克林的白色碗搭配多色碗边的设计。在马萨诸塞州,沃尔瑟姆的芬肯贝纳研究所如今继续制造玻璃琴并用于商业买卖。法国乐器制造者及艺术家巴舍兄弟(BernardandFran?oisBaschet)于年发明了现代版本的克拉德尼,叫做“水晶风琴”(英语名为crystalorgan或意大利名为CristaldiBaschet)。它由52根半音相差的金属共鸣棒组成,演奏者可以用湿润的手指摩擦连接其上的玻璃棒子由此牵动这些金属共鸣棒。水晶风琴与其他玻璃乐器的主要区别在于玻璃棒子之间水平的间距和厚度完全相同,并且玻璃棒与可调音的金属柄连接。金属柄中添加了金属块以提高共鸣度。因此,演奏者通常可以得到非常好的自然声效果。通过一个形如火焰的多调谐长金属物,玻璃纤维或锥形金属壳被固定到木块上,因此声音可以被显著放大。在乐器的下部有一些金属细线,能够加强高频率音高的声效。丹尼斯·詹姆斯(DennisJames)录制了一张全玻璃器乐演奏的专辑《Cristal:GlassMusicThroughtheAges》。制作人还有琳达·朗丝黛(LindaRonstadt)和格莱美制作人获奖者约翰·波耶兰(JohnBoylan)。James在CD中用玻璃琴,水晶风琴和撒拉弗Seraphim演奏了莫扎特、加布里埃尔·福莱等人的作品的原始版本以及玻璃器乐改编版本。James为电影《心理陷阱》(“theMinusMan”)()和《夺命高校》("TheFaculty")()所作的配乐,就是用玻璃器乐演奏马可·贝尔特拉米(MarcoBeltrami)的配乐作品。他年幼时就爱上了玻璃琴:“我六岁时参观费城的富兰克林研究所(FranklinInstitute),那是我第一次注意到玻璃器乐。在城里著名的科技博物馆里,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玻璃琴就放置在进口圆形大厅的陈列柜里。我现在还清晰记得当时被深深迷住的情景。外媒专题片:玻璃琴(清晰版)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麻烦分享或转发出去,您的支持是我们







































白癜风诊疗目标
中秋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niangudus.com/jbxx/17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