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调查星巴克在中国市场售价高

白癜风的初期图片 http://www.baidianfeng51.cn/baidianfengzixun/wuliliaofa/294.html

  一杯星巴克咖啡在西方国家司空见惯,在中国却因为价格奇高而成为咖啡中的“奢侈品”。央视记者近日对星巴克在全球不同地区的价格进行了调查。

北京:几乎所有咖啡都超过20元

  央视记者在北京西单一家星巴克咖啡店看到,几乎所有咖啡价格都超过20元人民币。一杯规格毫升的中杯拿铁,价格是27元人民币。记者随机采访了部分市民,许多人觉得这样的价格偏高。

美国:比中国售价低约1/3

  在星巴克咖啡的起源地,美国芝加哥,一杯毫升的中杯拿铁咖啡售价是3.26美元,折合人民币19.98元。而当地普通工薪阶层的月收入近美元左右,花费3美元喝杯咖啡,对他们来说,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英国:竞争激烈星巴克低价取胜

  在英国伦敦的星巴克咖啡店,一杯中杯的拿铁咖啡售价为2.5磅,折合人民币24.25元。英国人均月收入大约在英镑左右,一杯星巴克咖啡价格差不多为英国人月收入的千分之一。而且由于英国咖啡连锁店竞争非常激烈,相对于其他的一些老牌咖啡店,星巴克在口碑上优势并不明显,而是以低价取胜。

印度:价格便宜仍无人光顾

  去年10月19日,第一家星巴克店在孟买开业,不到一年时间就已建立24家店面。与中国相比,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便宜。

  一杯毫升的中杯拿铁,在印度星巴克的标价是卢比,加上12.5%的增值税,约合人民币是14.6元。如果在店内饮用,要交4.95%的服务税,合计人民币约15元。价钱约为中国的一半。即便是这么低廉的价格,但印度民众却依然认为太高,店里的顾客并不是很多。

◎中国及亚太区利润率最高

  据了解,星巴克公司将全球销售区域划分为了美洲大区、欧洲中东及非洲大区、中国及亚太大区三个大区。星巴克公司年第二财季的财报显示,这三个大区的利润率分别是21.1%、1.9%、32%,中国所在的中国亚太大区是利润率最高的区域。

  去年4月,星巴克CEO霍华德·舒尔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表示,中国市场对于星巴克来说是高利润率市场,并透露星巴克计划将中国市场的门店增加两倍,在年前达到个门店,把中国市场作为美国市场以外的主要增长点。

◎星巴克回应:定价基于综合考虑

  记者在采访中,曾与星巴克中国区北京公司进行沟通。星巴克表示可以对“高价格”、“高利润率”作出回应。在其随后发布的书面声明中,该公司称其定价是基于对各种原料设备、员工薪酬福利等综合考虑。正因为这些动态因素的差别,同一款饮品在星巴克所营运的62个市场都具有较大的差异。

  至于“高利润率”,星巴克给出的说法是因为直营店在中国亚太区的比例较少。对于中国的“合资店”,财务报告只计入利润,没有把前期成本算在其中,所以利润率较高。

◎专家揭秘:每杯成本不足5元

  根据上海咖啡专业委员会会长王振东的介绍,记者大致列出了一杯星巴克咖啡拿铁的物料成本构成:

  

  咖啡豆1.6元+牛奶2元+一次性用品1元=4.6元

  一杯咖啡的总成本不到5元人民币,而它在中国的定价为27元。

  此外,王振东还透露,近几年全球咖啡豆的价格在一直走低,目前咖啡豆的价格比年左右低了近30%。而去年星巴克在中国连续两次提价,总提价幅度在每杯3-4元。

  对于中国人工、运输等成本造成较高的说法,王振东也予以否认。他介绍,中国咖啡师的平均收入基本上都是在三千到四千元,店长每月也只能拿到五千左右,远低于欧美国家。

◎专家:星巴克就像麦当劳10元左右更合理

  王振东看来,星巴克在中国价格高,主要原因是国内消费者对星巴克等洋品牌的迷信。

  从全球看,星巴克相当于餐饮中的麦当劳,本该是一个大众化的消费产品。按照人均收入对比,在中国售价应在10元/杯左右更合理。

新闻链接:

外资品牌暴利成“传统”普通商品在中国成“奢侈”

  不仅是咖啡,汽车、箱包等一系列进口产品,国内外价格都有很大差距,究其原因就是跨国企业在中国市场“定价高”,外资品牌来中国“掘金”已成传统。

  

  以一款路虎汽车为例,其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价格是万元,但是它在美国的售价仅折合人民币54万元,在英国的出厂价不超过52万元。即便是按照最高税费计算,其在中国的价格也应该是万元左右。

  

  一款英国某品牌的围巾在当地售价折合成人民币的价格不到元,但是到了中国就变成了元。在我国,围巾类产品不征收消费税,按照海关人员给出的税率,即便是用这款围巾在英国的零售价,加上关税、增值税后,也只有元。

  与此同时,许多中国商场为吸引国际品牌进入,会给出特别优惠,例如减少租金、免费为品牌装修,这在国外是难以想像的。而我国的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也比西方国家低得多。外资品牌的普通商品一到中国市场马上坐地起价,由普通消费品变成“奢侈品”,让人不可思议。

专家解读:

“看客下菜”涉嫌消费歧视

  企业根据市场策略制定价格无可厚非,似乎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但是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另一个贸易原则也被各国认可,这就是“公平贸易原则”,企业不应对任何国家的消费者进行“歧视”对待。

  专家表示,WTO最核心的原则就是反对歧视,公平贸易。一些跨国企业在中国市场无端提高售价的做法,实际上违背了WTO公平贸易的原则。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也表示,部分外资企业“看客下菜”的行为,就是双重对待消费者的现象,这构成对于中国消费者的歧视。

点击“查看原文”观看完整视频:《星巴克咖啡价格调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niangudus.com/jbxx/18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