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西南证券,陈泽敏)
1快手是什么:立足「不变」的基本需求,不断进化
1.1发展历程:「不变」的理念,「变化」的打法
1.1.1产品形态:从自然演化到强调运营
回顾快手的发展历程,可分为如下阶段:
1)原创GIF应用程序,“不转发”奠定快手产品理念:-年,快手推出GIF工具,可供用户制作动图,年手机刚刚兴起,移动手机端用户娱乐需求极大,而平在移动手机上制作一个GIF动图比较繁琐,但快手将这个过程变得十分简单,只需要用一点的创意,就能制作出一个有趣的动图。此外,微博在年拥有超过1亿的用户,人们通过微博在移动网络上进行社交,而发送动图和别人进行互动表达或者“斗图”成为当时人们火热的娱乐方式之一,快手抓住智能手机与微博兴起的福利,让用户通过快手大量有趣的动图在网络上传播。
此时,创始人程一笑对于产品的理念是:让每一个内容都展示出来。所以,程一笑并没有照搬当时微博的“转发”模式,“不转发”理念表明快手拒绝头部效应的决心,奠定了日后快手社区公平普惠的产品理念基础。但是,难以盈利以及行业壁垒低成为快手在最初阶段的两个担忧:①在“免费”占据用户心智的情况下,应用向用户收费很容易使得用户大量流失;②技术行业壁垒较低,倘若有更大的社交平台设计出自己的GIF工具,那么快手的用户群将流向其他平台。因此,在年底,快手考虑将产品向社区转型。
2)宿华的加入使得快手算法升级,实现工具向社区的关键跨越:-年,投资人五源资本(时称“晨兴资本”)在投资快手后的首个董事会上建议快手转型社区,形成量与用户的交互,自此快手向社区转型。因资源不足、融资陷入瓶颈,且-年50WDAU未能突破,经历了几次探索失败后,宿华(现快手董事长)的加入,为快手升级了推荐算法,基于算法的内容分发机制使得快手流量飞速增长。年春算法上线,DAU快速增长——7月DAU破百万,年底突破万,15年1月突破千万。流量的飞增,内容交互的增强,使得快手成功实现工具型应用到短视频社区的转型的“惊险一跃”。年11月,GIF快手正式更名为快手。
3)YY主播迁移,快手直播繁荣,形成“草根江湖”生态:年底至年初,大量YY主播迁移到快手平台,同快手本土创作者形成了快手的“草根江湖”,因主播多来自于东北、广东这些充满“江湖气”的地方,因此这次迁移促进了快手市场的下沉以及老铁文化的发展。
4)迈向成熟,直播、广告、电商三大主要收入来源成型:年至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短视频与直播行业变得愈加火热,并因产品易用性渗透到三四线城市,快手的用户数量激增。此外,快手不断进行业务拓展,目前成熟的收入来源为直播、广告以及电商。海外业务目前正在拓展中,成为快手核心战略之一,短视频和直播行业尚处于蓝海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快手将凭借自己在短视频与直播领域深耕十年的经验,在海外市场进行探索。
1.1.2从slogan变化,看发展阶段的不同侧重点
自创立起,快手就试图打造有温度的社区,使更多人能够拥有表达和被看见的机会。快手的价值观体现出以人为核心的特点,尊重每一位用户,使人与人之间能够相互连接。公司的价值观在流量分配机制上也有鲜明的体现,不同于其他平台普遍采用的流量向头部内容创造者大幅倾斜,快手在流量分配上坚持普惠性原则,将平台流量分配给更多内容创造者,使更多用户能够获得展现的机会,激励他们创造和分享更多优质内容,从而实现快手的良性循环。
年9月,快手的Slogan从“看见每一种生活”变为“拥抱每一种生活”。“看见”到“拥抱”仅仅二字的转变赋予了快手品牌的温度。一方面展现出快手以更开放、包容的姿态接纳各种人群的真实生活,展现平台的多元化内容布局和价值面向,打破对品牌调性的刻板印象。另一方面也展示出快手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正面形象,向用户展现发展进程中多元的价值和美好,使用户能够拥抱更加广阔的世界,引起不同圈层用户感共鸣。
1.2产品与生态:认同真实,展示多元
1.2.1基本价值:普通人被看见、被记录、被认同的自我实现
被“忽略”的群体,未被满足的强需求。“主流互联网”的社交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量的获取具有一定门槛,比如较高的颜值、精美的文段、出众的才艺,或者是技术操作上的门槛,导致了相当一部分群体长期得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