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大数据活跃以来,调查公司就生存的很艰难,以前很多得依靠专业的调查机构来进行的项目,比如开店选址、新产品测试、用户态度评价等等,都被大数据和一些很大的互联网公司通过程序员进行了解决。
不过,最近发生的瑞幸咖啡事件再一次让我们看到,大数据被个别人把控,一旦遇到不诚信的团队,就可能完全突破底线,造假会造出神一样的呈现。
据网络上广泛流传的浑水做空瑞幸咖啡研究报告显示,为了调查瑞幸咖啡,“长达小时的门店流量监控视频显示,年第三季度和年第四季度,每家门店每天的销量分别至少夸大了69%和88%。我们动员了92名全职员工和名兼职员工,在个门店日进行监控和记录门店客流量,覆盖了%的营业时间。门店的选择是基于城市和地点类型的分布,这与瑞幸完全直接经营的门店组合是一样的。”
在网络上找到了一份相对更详细的“暗访”过程,看起来并不复杂,也几乎都是调查行业常用的方法,既展示了暗访行业的不容易,也揭示了这种方式的独到价值。
以下摘录如下:
瑞幸做空的报告是从去年12月份开始做,一直做到除夕前。当时雪湖找到久谦,给了一份名单,让久谦在全国40个城市多家瑞幸门店统计客流,每个门店一共需要统计三天(工作日加周末一天)。为此,久谦开始在全国招实习生,实习生的工作量很大,需要从开门一直数到晚上结业,统计整体的客流量。
公司培训时,会教给他们一些话术:比如我们是大学生,要写论文,学校没有网来店里坐一下,或者是我在店里等同学等等。遇到被店员询问的情况,下午就会换一个人过去。碰到一些自提店不能堂食,实习生只能像私家侦探一样在马路边上或者附近站一天,进行偷拍和计数。
这些实习生每天早上要提前到门店,到了要在小程序上打卡,这个小程序甚至能实时获取实习生的地理位置信息。每天统计结束以后,实习生需要把手里的数据和图片上传到百度云盘,交由久谦的另外一拨雇员重新看这些录像,整理好之后再把数据给到雪湖。
久谦内部的每一个动作都会留档,还会出详细的执行证明文件。鉴于公司的“谨慎”,在招实习生的时候,一部分是以公司名义去招,一部分是以久谦手里的空壳公司名义去招。
对外统一的招人口径是让实习生们研究瑞幸的客流信息,做内部的市场调研,不会对外公开。
一开始实习生只需要数客流。大约两周后,雪湖去抽查,发现有一些数据和雪湖自己员工统计的情况不太一样,这导致雪湖很不满意。雪湖和久谦生气的沟通数次后,久谦就开始要求实习生在店内偷偷安装摄像头。
久谦负责瑞幸调查的项目组共有9个人,一开始是说做一个月,后来因为人员不停调换和流动,延长到了除夕前。在接瑞幸的案子之前,久谦一直只是零散地接项目,项目数量较前两年有所下降。其实雪湖以前就找久谦做过项目,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再找。
久谦服务过的比较大的客户有红杉资本、大钲资本,久谦之前甚至还给瑞幸做过CDD(尽职调查),给出的结果都是要投,之后却接了做空调查的活儿。
即使是这样,久谦在这个案子中其实也没有赚到什么钱,调查一个店的成本很高,仅人力成本方面,三线城市元/天,二线城市元/天,一线城市元/天。后面开始偷拍之后,招实习生非常难,公司给出的条件是,如果能连续出勤,工资会有涨幅,再加上摄像头的成本,一个店根本赚不到多少。
据一家媒体的报道,这份神秘的做空报告,背后牵涉的当事人数量众多,有发布报告的浑水,有做空瑞幸的对冲基金,有参与访谈的行业专家,有执行调研的咨询公司员工,还有实地蹲点的实习生。据悉,做空机构动员了92名全职和名兼职,在全国45个城市的家瑞幸咖啡门店,录下了大量的监控视频,从名顾客手中拿到了张收据。
在大数据时代,很多统计调查方法都被束之高阁,甚至有人认为抽样调查不再具有价值,但实际情况却总是在验证,符合统计学原理的抽样调查往往可以揭示真理,与大数据结论相互验证。
抽样调查具有科学性、代表性、可预测性、准确且权威,而大数据具有不确定性,较强的复杂性,需要结合起来使用。特殊情况下,抽样调查的结论可以用来检查和核实大数据的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