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货,都卖光了,6个月后也不一定拿得到货。”
在华润微(,SH)无锡工厂外,一位工作人员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同时,捷捷微电(,SZ)1月28日接受机构调研时,也提起“目前公司订单排产至6月份”。
难怪一位网友对微芯科技某款产品交期延长如此吐糟:交货周期54周,一年也才52周,怀孕也才40周,休完产假再收货也可以。
供给端产能紧缺,芯片需求端更是“焦头烂额”。在汽车芯片领域,由于缺“芯”,大众、福特、日产等汽车厂商纷纷停产或减产。苹果一度紧急下架iPhone12系列,也被指与智能手机电源管理芯片缺货有关。
从先进制程到成熟制程,从8英寸到12英寸,从晶圆厂到封测厂,这一次缺货波及甚广。而缺货的结果,难免是涨价。一位券商投研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这一轮涨价幅度较高的当属驱动IC、MCU(微控制单元)、功率半导体、NORFlash(闪存)以及低阶的图像传感器。除了数字电路产品,模拟、分立器件多多少少都出现涨价。”
订单爆满、产品涨价、大厂停产等货,这种种迹象对应的应该是股价飞涨。但不少投资者实际看到的,却是一些半导体股跌跌不休。
在详尽解析这个问题前,用一句上述券商投研人士的话来分析,便是“在价格高峰的时候,不可能期待后面再来一波涨价潮”。
毕竟,行业内提价在年五六月已现端倪,而不少人迟至年1月,才通过新闻了解到这波涨价潮。
汽车大厂为何被芯片扼住咽喉
缺“芯”之痛,近年让国人印象深刻。这一次,被芯片扼住咽喉的,换成了全球汽车厂商。
近日,大众汽车下调了其位于德国的多家工厂产能,并缩减了名工人的工作时间。在中国市场,大众中国去年12月减产了1.5万辆汽车,并预计今年第一季度的产能都将持续受到芯片短缺的影响。
当地时间2月3日,通用汽车宣布,受此次汽车行业芯片紧缺影响,将从下周开始调整4家工厂的生产计划,关闭位于美国堪萨斯州费尔法克斯工业区、加拿大安大略省的英格索兰镇以及墨西哥的圣路易斯波托西州的三家工厂,位于韩国的一家工厂产能也将减半。除了大众、通用外,福特、日产、雷诺等诸多汽车厂商的生产,均受到了芯片短缺的影响。
自主品牌方面,长安汽车于1月24日在互动易平台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一些特定汽车电子元件的芯片出现短缺,预计年一季度会延续。但公司正在积极协调,尽量降低对公司生产带来的影响。”
缺“芯”压力下,大众甚至可能向一些供应商发起索赔。大众汽车的ESP(电子稳定程序系统)和ECU(电子控制单元)两大模块由博世和大陆集团提供,由于MCU(微控制单元)等芯片短缺,导致这两大模块无法生产。就汽车芯片短缺而导致的停产损失,大众与博世和大陆集团进行了谈判,并可能要求赔偿。
在大厂缺芯引爆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