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7轮融资,20多个投资人,ofo与

戴威表现得性格温和,儒雅,这位ofo的掌门人曾拒绝用“打斗、战争”一类的暴力词汇来形容即将到来的那一刻,虽然他知道,“竞争是难免的”。

/

文|本刊记者焦丽莎编辑|马吉英摄影|王攀

ofo又双叒叕融资了。

3月1日,ofo宣布完成D轮4.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1亿元)融资。此次融资由DST领投,滴滴、中信产业基金、经纬中国、Coatue、Atomico、新华联集团等机构跟投。此轮融资后,ofo正式进入独角兽行列。

十天前(2月20日),同处于共享单车第一梯队的摩拜单车也宣布再次获得D轮后新融资,新引入新加坡投资公司淡马锡(Temasek)的股权投资,同时,曾领投摩拜C轮的高瓴资本再次追加投资。但是,并未披露具体金额。

短短两年,ofo和摩拜相继完成七轮融资,小步快跑进入独角兽行列,身后的投资人更是多达20多家。

联想到两年前的滴滴快的,完成D轮融资后在年2月14日戛然合并,虽然背后的代价是几十亿美金的巨额补贴战。

就在昨天,摩拜单车也启动充得的补贴活动,但目前来看,烧钱补贴在共享单车市场或许并不奏效,这并不是一个速战速决的战场。

“D轮合”的魔咒并未在共享单车市场上演,但随着北京入春,街头巷尾的“橙黄单车”也开始躁动。ofo和摩拜手握多轮巨额融资,战争的硝烟已经燃起。

从校园走出的ofo,这家平均年龄只有26岁的年轻公司,经历过项目失败、融资困难、地推受阻以及产品被诟病等等,但其创始人兼CEO戴威并未自乱阵脚,坚持平台化运营的“滴滴打法”一路打怪升级,如今“小黄车”已经遍布全国近40个城市。

一周前,《中国企业家》记者独家专访ofo创始人兼CEO戴威以及多位联合创始人。揭秘“数学天才”戴威如何用数字模型搭建他的ofo单车王国。

以下是中国企业家杂志年第5期特写《“骑行狂人”戴威》全文:

欧洲飞回北京的航班上,戴威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封校”。

时间是年初春。手握0万人民币A轮融资的ofo大举扩张,校园数量从5个激增到25个,日订单量却卡在两万单,不增反降。戴威意识到,学校规模增加了,单车数量增加了,但是密度和使用频率下降了。

当时还关在校园运营的ofo,被骑出校门无法收回,一时间变成“海淀小黄车”。投资人的电话打过来,“城市用户没有学生证不能注册认证,在街上看到小黄车不能用,提前投放城市吧。”戴威并未采纳这一建议,而是把车堵在校园。

坐在位于北四环的理想国际大厦11层ofo北京办公室,回忆起当时的困境,ofo创始人兼CEO戴威依然面露苦色。对于他来说,那是一个不完美却不得不做的决定。

戴威调派运营师傅满城去拉小黄车回校园,但是,“架不住学生骑的多。”ofo联合创始人杨品杰说。创始团队五个人讨论了两个晚上,最终决定封校,“当时在武汉是全封,北京、上海实行单双号限行。单号车只能在校内骑,双号车交99元押金可以骑到校外,但是必须本人骑回来。”到了5月份,订单一下子起来了。

如果时光倒流,戴威或许会采纳投资人的建议。在ofo联合创始人薛鼎看来,“如果那个时间点开了城市,或许摩拜就没有机会了。但是一旦车丢了,没有投资跟进了怎么办?只能说风险越大,收益越大。”

上线第一天,走在北大校园,身边一辆辆ofo经过,ofo联合创始人薛鼎感到兴奋,“当时连APP都没有,只有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好点
看白癜风哪个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niangudus.com/gscp/1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