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新药业产品在美被禁售,上下游客

撰稿

浑水调研懒扎衣

生命不息,上会不止。

早在年就开始接受IPO辅导的新乡拓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拓新药业),已经在创业板挣扎了5年,此次,已经是第三次冲击IPO了。

据深交所消息,创业板将于4月2日对拓新药业进行上会审核。

作为三顾茅庐的苦心人,拓新药业能成吗?

负债率高居不下,新厂房落地成疑

位于河南新乡的拓新药业算是当地的纳税大户。

新乡制药成立于年5月8日,最早是国企,经营范围包括开发、生产精细化工产品、食品添加剂,原料药、医药中间体,提供相关技术服务,销售自产产品等。

经过国企改制,实际控制权被现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杨西宁掌握。

现在是一家集化学合成、生物发酵核苷(酸)类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在年至年1-6月的报告期内,拓新药业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87亿元、3.91亿元、3.86亿元和2.44亿元,变动并不是很大。

其他的毛利率、净利率方面,也是表现平平。

能够给到好评的是研发费用高于销售费用,这一点,在国内药企中,算是不错。

但是,拓新药业的财务并非没有问题。

其高额的负债率,让这家药企,处于一旦上市失败,则困难重重的境地。

招股书显示,到财年,拓新药业的负债总额分别高达达2.84亿元、4.03亿元和3.57亿元。

短期借款余额分别为1.63亿元、1.83亿元和1.33亿元,占当期流动负债的比例分别为60.73%、47.59%和41.32%。

基于高负债,公司近三年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也都在下降。

截至年底,公司流动比率为0.96(基准值为2),速动比率为0.56(基准值为1),资产负债率(合并)48.22%,均低于行业均值。

其中流动比率0.96的数据,说明拓新药业已经入不敷出,一旦资金断裂,公司将难以为继。

为什么拓新药业如此缺钱呢?

对此,拓新药业称这是因为公司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新乡制药新厂区建设所致。

年12月11日,拓新药业的7号厂房因个别员工在环保管控停产期间违反公司管理规定,未经许可私自撕毁停产设备封条进行试验引发事故,造成四人受伤,其中一名重伤人员经抢救无效死亡,后来该起事故被定性为刑事案件。

年4月,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关于印发新乡市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拓新药业的子公司新乡制药在年年底前完成搬迁。

于是,新乡制药投入了大量资金购置土地、新建厂房及生产线。

但不知是何原因,原定于年建成使用的新厂房,至今尚未取得有权主管部门的同意批复,这也意味着,新工厂可能存在烂尾和不能开工,从而造成重大的不利影响。

四处贷款,交易信息成谜

既然拓新药业如此缺钱,那就注定它要到处找钱了,怎么找?

银行是一个大头,于是,拓新药业就动起了歪脑筋。

公开消息披露,拓新药业为满足商业银行对贷款受托支付的要求,通过受托支付方式获得的贷款资金支付给子公司新乡制药,但支付金额,超过了相应年度的采购额。

另外,子公司新乡制药也同样存在向母公司超额支付的情况。

也就是说,拓新药业经常利用左右互博术,套取银行贷款。

另一方面,拓新药业还曾发生无真实交易背景的票据融资行为。

公开消息披露,年拓新药业为弥补资金不足,加大向银行的贷款申请力度。

但是由于受银行贷款的规模限制影响,拓新药业的部分融资是通过开具银行承兑汇票后进行贴现的方式所得到的。

这构成了无真实交易背景的票据融资。

另外,根据招股书披露,拓新药业在年3月份为客户石家庄龙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泽制药)走账万元,同样为满足贷款银行对流动资金贷款受托支付的要求,将贷款本金以支付采购款的名义汇入拓新药业银行账户,公司在收到款项后将相应款项转回给龙泽制药。

据悉,龙泽制药并非拓新药业的前五大客户,为何突然发生如此大的交易?

是否存在内幕交易,或者骗贷回款之类的操作?

更有意思的是,拓新药业的第一大客户——河南龙翔宇实业有限公司,也是疑点重重。

龙翔成立于年11月,成立之后,突然就成了拓新药业年的第一大供应商。而后浑水调研发现,龙泽制药现在处于注销状态,注销日期为年12月14日。

短短两年就注销了,还是大客户,拓新药业的招股书,真可谓疑点重重。

还有安徽金邦医药化工有限公司,作为拓新药业年第三大供应商,年第二大供应商,年第一大供应商,年1-6月的第四大供应商。

据天眼查显示,也曾多次遭到行政处罚,3次成为被执行人,交易信息也很可疑。

因为工商注册信息显示,安徽金邦成立于年,注册资本3,万元。

而拓新药业的招股说明书却显示,2年就和安徽金邦开展了合作。

难道此金邦非彼金邦?

在如今上市委加强实质审查和财务审查的情况下,这种行为是否构成违法违规行为还需进一步确认。

被美国FDA警告,可能存在质量隐患

除了缺钱,搞钱外,拓新药业生产质量问题也不容忽视。

年8月19日,拓新药业收到了美国FDA出具的《警告信》。

信中指拓新药业因在生产、加工、包装或贮存的方法、设施或控制方面不符合美国现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CGMP)的要求,禁止其所有药品出口至美国市场。

虽然拓新药业声称正在根据FDA已认可的整改报告进行整改,旦至今禁令暂未解除。

虽然这件事对公司的经营影响不大,但也能从侧面说明拓新药业的质量存在一定问题。

加上经销商虚假交易的嫌疑,拓新药业不知能否经得起上市委的拷问!

(浑水调研原创内容,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niangudus.com/gsjj/24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