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遍阅读《从偶然到必然》这本书,站在营销角度又得到了两点启发:一是IPD解决了一个公司各个部门之间如何合作衔接的问题,成功的组织——有序串联;二是解决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客户需求与产品哪个为先。
逻辑通,流程顺IPD采用跨部门团队来负责产品开发,按规划和项目任务书定义的范围,规模、进度等要求,通过先进的项目管理方法,将产品开发到发布过程中需要的相关功能部门的代表及成员卷入,对产品的生命周期全过程共同负责。如果可以在定义之初就明确产品未来的应用方向,为客户解决的痛点,那么市场营销人员可以为产品上市和市场宣传销售提前做好准备。
跨部门协作以上没有方法工具案例,需要我们根据自己的行业探索。触类旁通到房地产行业,一个地产项目的前期工作大致分三步:
首先找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做全面的可行性报告,根据地块的方位,周边的交通、配套、人群,及城市未来规划等,结合开发商的自有资源,来分析这个地块未来开发的可行性、产品定位(产品定位大的分类有住宅商业,文旅养老产业园)。这类似本书的前期需求调研。
第二步是规划院的设计报告。包括地块的整体规划、产品组合及配比、建筑风格、外立面、建筑形态、绿化风格、景观带等一系列内容,将整个地块作为一个大的产品做细节上的落地分解。类似IPD中的产品设计与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第三步部门工作分解。基于上一个报告可以对应到各个部门,土建部门可以规划工期、成本;财务可以基于项目规划、工期分解每个阶段的产值,及整个项目的收入预期。而市场营销部门可以根据以上报告做项目的市场分析、定位、推广策略及推广节奏。
需求分析评估以上,房地产行业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衔接模式已经非常成熟,可能有的网友在做市场工作总感觉信息不足。我曾经不断反思,归因于异地沟通造成的信息不畅,及科技型企业对产品、技术朴素执着的追求,导致市场营销的边缘。读过此书再加一个重要原因——我们需要用一条线把各个部门有序地串联。
先有需求还是先有产品?这个问题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IPD强调以市场需求作为产品开发的驱动力,它包括市场管理、需求管理和产品开发三个业务流。IPD最根本的是使营销方法发生了改变。市场管理通过理解和细分市场,进行组合分析,制定商业策略和计划,以市场驱动研发,做正确的事,确保商业成功。
先有需求还是先有产品任正非反复强调华为是一个公司,企业的精力是有限的,他只有在客户需求真是产生的机会窗出现时,科学家的发明转化成产品才产生商业价值。“兼顾利润和长期核心竞争力的再投入,兼顾客户和产业链生态合作伙伴的利益,追求合理的投资回。”长期核心竞争力指的的就是聚焦,否则就不能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就不能有所突破。
正所谓“领先百步死,领先十步生”,“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主航道上做好取舍,坚持一步步积累,才能够达到行业乃至世界先进水平。如果非主航道,我们苛以重税,来抑制它的生长——这解决了在做销售期间接触的一些需求的取舍问题。一个点的突破,其榜样力量可以带来巨大的复制量。
华为管理生态系统华为将企业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去经营,用市场的分析法来解决企业前行道路上的一个个具体问题。逻辑非常清晰,结合之前服务过的客户案例,找到了不同行业之间的相通点。从产品到系统架构到商业模式的创新,告诉读者华为如何成为一个伟大的企业。最后再重温开篇华为公司基本法“华为的追求是在电子信息领域实现顾客的梦想,并依靠点点滴滴、锲而不舍的艰苦追求,使我们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成功的蓝图很宏伟,脚下的路需要一步步走,从对自己有用的部分入手,计划前半部分二刷三刷,然后再展开读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