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革命催生新兴产业发展来自武汉

儿童白癜风早期图片 http://m.39.net/pf/a_4769449.html

  航拍镜头下的武汉长江大桥。长江日报记者任勇摄   长江日报讯家住汉口北长江青年城的小付,25岁。每个工作日的早上,他匆匆忙忙上班时,家里的“小爱同学”会帮他关闭房间灯,启动扫地机器人;忙碌一天疲惫地回家,室内空调已提前开启,打开房门那一刻,客厅自动亮起温暖的灯光。   家住硚口区的陈先生,45岁,常常要陪年近七旬的父亲看病取药。今年年初,家门口医院门诊设置了智慧药房,一款全自动药品补发一体机器人帮了陈先生的大忙,“省时又省力”。   家住武汉经开区金域蓝湾的李友华,年过六旬,是一位驾龄20年的老司机。上个月,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面向市民招募1万名“首席体验官”,李友华入选。他的爱车装上了智能后视镜,每当驶入示范区内的路口,后视镜上会显示前方信号灯的倒计时,帮他预判驾驶决策。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处处都是应用场景。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城市开放应用场景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连日来,长江日报记者深入武汉三镇,调研武汉在应用场景建设方面的谋划,实地探访“场景革命”如何带动企业新技术应用提升、如何驱动新兴产业发展、如何形成全域营销为城市代言。

  第三届健博会上的展品。长江日报记者胡冬冬任勇摄   发药机器人为企业“带货”   反向带动企业技术提升   今年年初,医院门诊设置了智慧药房,一款全自动药品补发一体机器人实时为患者发药补货。“不到一分钟就能取到药,省时省力。”医院附近的陈先生的切身感受。   “我们给机器人装上聪明的‘大脑’和‘慧眼’,它每小时可以处理个处方单,发药速度2盒/小时,自动补药盒,8秒可以完成一个订单,相比以往传统发药流程效率提高了3倍。”7月19日,记者来到药房探访,技术支撑方、武汉库柏特公司产品总监廖圣华介绍。   据悉,这家成立于年的企业,早在多年前就开始了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实践。年,该公司在光谷未来城推出机器人售货超市;疫情期间,库柏特为武汉左岭街卫生服务中心打造的零接触式智慧药房,实现了药品的自动存取和发放,提高了药品发放的准确率和效率,医院就医用药环节交叉感染的风险。   廖圣华告诉记者,目前,库柏特实现了零接触式门诊药房无人化作业,相应解决方医院、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华中医院、医院等应用。   “武汉有庞大的基础医疗系统,这为我们的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提供了重要场景,其使用效果又反过来指导我们的技术提升,并为新产品新技术打开市场提供了成功案例。”库柏特创始人李淼表示,“智慧药房”应用场景是有益尝试,为工业机器人赋予视觉与触觉的感知能力、装上智慧的“大脑”,将改变机器人难以使用的问题。

  中信数智(武汉)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胡继强介绍建筑业“智能建造”。长江日报记者苗剑摄   应用场景建设助推产业发展   帮助传统产业迈向数字化智能化   “用技术改变世界,应用场景是最重要的。”中国人民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更多的是给新兴产业找到应用场景,帮助新技术、新产品落地。同时,传统产业也需要新技术去推动数字化转型。   19日,记者在中信数智(武汉)科技有限公司见到高级工程师胡继强,他正在笔记本电脑上点击物件模型,生成三维图形。他的工作犹如拼搭积木,但最终呈现在眼前的是一间立体的办公室样式。比起复杂的专业设计图纸,三维立体模型简单易懂。他介绍,大到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小到地下管网的一颗螺丝钉,都可以通过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虚拟呈现。   年建成的光谷国际网球中心是武汉首座、国内第三座可开启屋盖的网球馆。鲜为人知的是,这座城市新地标主场馆采用的是全专业BIM技术设计,漂亮的外形通过电脑参数化生成,建成时创造了5项中国第一,施工周期仅为1年9个月,创造了“光谷速度”。   “由于计算机和专业软件具有更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相比传统的设计和施工建造流程,信息化模型能有效控制建设周期、提高品质并减少错误发生。”胡继强向记者介绍,BIM技术在光谷国际网球中心的成功实践,不仅因设计质量的提高而大幅提升了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更是数字化技术在工程设计建设领域的一次有益探索,是武汉从传统设计迈向智能建造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通过这些年BIM技术的场景应用,武汉的建筑业逐步具备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发展的应用条件。疫情期间,武汉火神山、医院实现“中国速度”背后,新技术功不可没。

  小米智慧家居。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摄   小米首个大规模智能家居项目落户武汉   开放应用场景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当你结束一天的工作后推开家门,智能音箱随即响起“欢迎回家”的问候,客厅自动亮起灯光,窗帘自动关闭,空气净化器也随即开启,空调与加湿器根据室内温湿度自动调节到合适的数值。这时候,你在沙发上坐下来,智能音箱帮你把电视调到最爱的频道,紧绷了一整天的神经开始放松。   这不是影视剧中的场景,是已经在武汉实现的智能生活。18日,记者来到长江青年城做客,在业主小付家里,体会了一把“懒人”生活。   如今,长江青年城已交付的余套房屋中,全部配备了全屋智能家居系统,拎包入住就能享受智慧生活。“待整个项目交付时,将在武汉落地不低于套的全屋智能家居,形成15万平方米的智能社区。”负责长江青年城智能家居项目的小米负责人告诉记者,长江青年城将成为国内领先的智慧社区解决方案模板。   作为家居行业的新风口,近年来,全屋智能家居成为行业新赛道,但真正落地的项目并不多。   年,小米获颁由科技部授予的智能家居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去年年底,省科技厅发布湖北首批12个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由小米承担的智能家居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入选。   “目前,长江青年城是全国首个较大规模落地的智能家居项目。”小米相关负责人说,青年城的定位很适合智能家居应用场景,武汉勇于向新技术开放应用场景,这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龙灵山生态公园自动驾驶的士。长江日报记者詹松摄   创造场景   将场景建设融入地标建设   长城战略研究所所长王德禄曾对“场景”做过如下定义:场景不是技术应用示范,而是想像力的突破,从而实现业务的爆发式成长;场景不是挖掘需求,而是创新力的开拓,通过洞见创造未来。   近两年,武汉主动挖掘落地场景,助推潜在独角兽企业爆发成长。   如今,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龙灵山蜿蜒起伏的山路上,自动驾驶出租车、观光车、穿梭巴士、售货车、环卫车穿行于绿水青山之间。这一幕,让军山街硃山村的村民们颇为感叹,3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废弃矿坑,如今已变身为国内首个自动驾驶公园。   20世纪90年代,龙灵山所在的硃山片区进驻十多家采石场炸山采石,留下数十个矿坑。   年底,武汉经开区托管军山街,停采闭坑,修复山体,6万平方米废弃矿坑全部回填,并修建了龙灵山生态公园。   年,武汉经开区在龙灵山周边成立规划面积90平方公里的智慧生态城,在智慧生态城内,2/3是生态绿地,严格控制开发,1/3土地可供开发,但工业项目被拒之门外,优先发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及智能制造、检验检测、智能家居、高端文化旅游及康养等高新技术和绿色健康产业。   年,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在此挂牌成立,建设了国内最大的5G车路协同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东风、百度、中国移动、华为等一大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企业纷纷落户,围绕七大类自动驾驶应用场景,开展下一代汽车的研发、测试、验证等商业化运营。   不仅是龙灵山,昔日的采石场黄龙山也正变身为郊野山体公园。如今,位于武汉三环线东段的黄龙山,山体体形丰满、植被茂密,犹如一个绿色的大盆景,让人难以想象它曾经是一座山体几乎被挖平的采石场。   城市是天然的场景发生器,可挖掘的场景是海量的,一个区域挖掘打造出的场景资源越丰富,新经济发展的活力和潜力就越大。   龙灵山、黄龙山变身城市新场景的同时,城市地标建筑也在积极融入场景建设中。   今年“五一”期间,代表现代科技文明的光谷“牵手”千年古楼黄鹤楼,一场跨界光影秀在城市上演。这场中国光谷光影秀活动中,全球最大尺寸光纤预制棒、全球首颗北斗高精度AI控制芯片、中国首个G硅光模块等15款产自光谷企业的“硬核”科技产品集中亮相,他们代表着各自领域在中国乃至全球的最高水平。   “黄鹤楼将成为武汉商业新地标。”中国光谷光影秀活动期间,武汉旅游体育集团宣布,将以黄鹤楼为载体,通过不定期举办海内外重要商业(品牌)高端发布展演活动,将其打造成为武汉商业新地标、品牌产品首发地。

  今年“五一”期间,光谷“牵手”黄鹤楼,在城市上演了一场跨界光影秀。长江日报记者周超摄   给优惠不如给场景   对标“全域场景营城”武汉还有提升空间   “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最缺乏的就是应用场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产业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漫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只有在丰富的应用场景中才能找到成长的土壤。   当下,武汉相关部门通过征集和发布数字经济应用场景,制定政策引导市场主体对数字经济应用场景“揭榜挂帅”,这一系列举措都将通过应用创新倒逼技术创新,加速企业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商业应用。   “一个城市的新产业应用场景持续丰富,势必会进一步优化城市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创新型企业进驻,促进城市能级提升。”黄漫宇提到。   而场景本身,已成为全国城市竞相发展新经济的发力点。   王德禄提到,现在各地政府都在提供场景清单,以期吸引独角兽企业落地。上海、北京、成都、深圳、厦门等城市都比较重视场景创新。   黄漫宇举例,去年3月末,上海、成都不谋而合出招——前者出台《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年)》,提出将在未来推出“+”应用场景,集聚用户流量,催化在线新经济发展;后者举办“成都新经济新场景新产品首场发布会”,宣布将持续发布个新场景、个新产品。今年1月26日,在成都新经济共享大会上,成都发布了一份1.9万亿元的城市场景机会清单,宣告成都新经济进入2.0时代。   黄漫宇建议,武汉需要进一步激发创新主体的活力,推动人才、技术、产业、资本的深度融合,打造在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创新高地、高端人才培养基地和产业技术创新策源地。“现在场景创新的主体是‘独角兽’,只要能技术落地,它就能爆发成长。现在各地政府都在提供场景清单,以期吸引‘独角兽’落地。”黄漫宇解释,企业找落地,政府提供机会清单,两者若能高效组合,场景创新就会突破得更快。   如今,政府给优惠不如给场景,要赢得城市发展的主动,不可能再简单依靠拼优惠政策、拼低要素成本,唯有优化营商环境才是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最持久、最强劲的制胜之道。   黄漫宇提到,   日前,上海、北京、广州、天津和重庆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培育和建设,“场景营城”备受   黄漫宇建议,武汉要继续   在消费场景上,武汉要更加鼓励实体商业扩大人工智能与5G场景应用空间,增加体验、展示、沉浸、吸引流量的场景功能,拓展一批超高清视频、车联网、智慧家居等新消费场景。推动老街老店回归升级,新开首店、潮店、旗舰店、老字号特色店,比如,在江汉路步行街引入扫脸支付功能,打造成全国领先的高品位智慧街区。   (长江日报调研组张维纳李慧紫李金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产业经济学教授黄漫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niangudus.com/gsyq/24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