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不足千人的涌泉村,曾受自然条件、思想观念、地理环境、基础设施、交通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各项事业都在“落后榜”里。年9月,万源市司法局委派叶多刚担任该村“第一书记”。到村后,叶多刚访贫因、挖穷根,提出了“建产业、强组织、亮新村”的工作思路,切实推进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增收,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涌泉村实际的扶贫工作新路子。经过两年多时间的艰辛努力,如今的涌泉村道路交通、村容村貌、产业发展和村民的精神面貌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察看生猪养殖场
熟悉民情夯根基“想起我才到村那阵,人生地不熟,两眼一抹黑,为全面了解村情,成天都在农户家转悠。”言及当初的陌生,叶多刚回忆道。
面对这个八零后青年,村民中说啥的都有:“城里办公室坐烦了,就到乡下来‘镀金’噢!”“我就不信这小伙儿能带着我们致富!”“我们倒要看看姓叶的娃儿究竟咋整!”……在疑惑与观望声中,叶多刚来不及犹豫,他认为自己既然来了,就没有退路。然而,涌泉村的贫困程度,人心的涣散程度,他毕竟始料未及,深受触动。调查走访中,他先后组织召开了村“两委”会和全村党员群众代表大会,共谋全村发展良策,从村级党组织整顿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主导产业发展、群众观念转变等方面入手,找到了涌泉村走出贫困的突围之路。这期间,他把村民们的生活情况、经济状况及种养殖情况分类整理,并建立了社情民意档案,群众反映什么他就解决什么。
依据民意档案,叶多刚雷厉风行,做了让村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四件事。在村级阵地建设上,他完善了村级活动室标准化建设,搭建了村级发展的指挥部;在交通建设上,他协助硬化了乡场镇至涌泉村的村道公路9.2公里,积极配合市司法局帮助协调部门资金5万余元维修了社道路;在融洽党群、干群关系上,他慰问涌泉村困难党员和群众10户,为他们送去慰问金及物资价值余元;为关心好下一代,他积极争取教育专项资金资助2人,为涌泉小学送去书包等文具用品10余套,为村农家书屋捐赠法律读本套。年轻小伙子做的这四件事,让涌泉村村民刮目相看,他们一致认为跟着叶书记干大有奔头。
乡、村干部检查大蒜生长情况
化解矛盾促和谐在追赶发展的道路上,难免要引发诸多矛盾。对此,叶多刚充分发挥司法行政人民调解的职能作用,善于用法治思维来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
经认真梳理分析,叶多刚发现,农村许多矛盾的产生大多数都与农民对国家政策的了解程度不够有关,大多数村民只看得见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东西,看不见“享受权利”背后应履行的“义务”,从而导致对党和国家的政策一知半解,出现严重的“短腿”现象。为及时把党和国家的政策宣讲到户、到人,叶多刚坚持一周至少下队两次以上,及时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并抓实“民心党建”工程。叶多刚视群众为亲人,坚持和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实现了干部群众接访面对面,开展工作面对面,化解矛盾纠纷面对面,此举大大减化了群众办事、反映问题的程序和途径。这期间,叶多刚将矛盾和问题写进日志,记在脑中、埋在心里,最大限度地做到了对村内的矛盾“家底”清,纠纷情况明。两年多来,叶多刚带领村支两委,排查并化解矛盾57起,为涌泉村经济的长足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治安环境。
为务工群众兑现工资
扶危济困显身手在涌泉村,群众大多觉得“叶书记面善”,“心地慈悲”,“爱帮忙”……采访现场,他们随便就能罗列出叶多刚扶危济困的事儿。
“多亏了叶书记送来的草垫,有了这些保暖措施,今年蜂蜜产量就不会下降啦!”蜂农李传清劈头道。原来,前不久的低温冰冻天气给她家蜂场造成了不良影响,幸亏叶书记带领“突击队”及时赶到,才让家里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去年2月的一天,叶多刚在种植大户钟文术的马铃薯种植基地看见正干农活的胡发政一筹莫展。经询问,才知胡发政的妻子因流鼻血不止一度昏迷,为赶紧止血,叶多刚立马开上自己的私家车拉患者到村卫生室紧急治疗,在他的关心下,患者经过精心调养,很快康复。在涌泉村,群众至今还传扬着另一件事。就是去年4月,贫困户钟德明因病去世,却买不起棺木。叶多刚得知情况后非常揪心,他立马召集开会,要求村委会垫资,在买好棺材后,又同村社干部一道抬到钟德明家,并在第一时间将实情汇报给新店乡政府和帮扶单位,迅速解决了元丧葬费……在涌泉村,叶多刚帮助村民联系农业用具、用品,与保险公司联系农作物保险,慰问孤寡老人、困难群众,看望孤儿、留守儿童,给贫困家庭捐资捐物的事还真不少。正如群众所言,在涌泉村,只要哪里有困难,哪里就能见到叶书记的身影。
指导农户养殖中蜂
产业带动强增收由于交通限制,涌泉村靠传统种养业收效甚微。一度时期,涌泉村有60%以上的村民选择外出务工,大片撂荒的土地令叶多刚心痛不已。
“全村53户贫困户看似任务很重,然而我们通过合作社、党员示范养殖项目、发展乡村旅游业实施‘精准扶贫’,其实质是针对群众的贫困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流’……”叶多刚表示,只要大伙儿转变观念,苦干实干,生活就都会有较大改变。
涌泉村的蜜蜂,采的是山上的草药野花,酿出的是原生态的优质放心蜜,具有绿色、有机、健康、无公害等鲜明特点。为全面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叶多刚广泛开展调研工作,结合涌泉村实际,在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决定在该村扩大圆桶养蜂规模,由村委领办养蜂专业合作社,引进营销公司进行包装和推广,经营出自己品牌“涌泉山崖蜂蜜”,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统一生产技术、统一管理标准、统一打造品牌、统一应对市场需求,扩大规模并组织开展专业的包装设计。此举大大拓宽了销售渠道,大幅度提升了蜂蜜价格,为带领蜂农致富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帮涌泉村争取高山蔬菜产销“订单农业”项目,他一边四处托人联系蔬菜商家,一边邀请万源市的农业技术专家到涌泉村实地调研,对该村高山蔬菜规模种植作出可行性报告,提供科学依据。并在此基础上成功引进了亩猕猴桃种植、50亩中药材种植、冷水养鱼及垂钓观光等项目,使涌泉村民大获裨益。
村合作社开发的“特产”
着眼脱贫念真经叶多刚告诉记者,为从整体上打好脱贫攻坚战,涌泉村“两委会”苦念“精神脱贫”真经,以“营造一种氛围、建好两支队伍、筑牢三大阵地、开展四大活动”为抓手,坚持物质脱贫和精神脱贫同步推进,到年,坚决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目标。
为抓好精神脱贫宣传教育,着力解决“干部热、群众冷”“上头干、下头看”等问题,叶多刚带领村社党员干部釆取多种宣传方式和途径激发贫困群众勇于改变、勇于追赶、勇于超越的激情,逐步树立不怕贫困、克服贫困、战胜贫困的观念,增强我想脱贫、我能脱贫、我率先脱贫的勇气,形成了“扶真贫、真扶贫”“扶贫先扶志”“贫穷落后不光荣、好吃懒做很可耻”的良好氛围。同时,该村组织了文艺宣传队伍和自愿者服务队伍宣传引导贫困群众牢固树立“人穷志不穷”的自强精神,培育“宁愿苦干、不再苦熬”的艰苦奋斗意识,彻底改变了“等、靠、要”的懒惰思想。
该村还依托乡村道德讲堂、身边好人榜及文化活动室等阵地,展示该村新风貌、赞美新生活,激发农民自信心和自豪感,让精神脱贫引领物质脱贫,使村级文化活动室成为贫困群众精神脱贫的“大课堂”。通过四在农家、村容村貌整治、讲文明树新风及创特色示范村品牌等活动的开展,打造家风家训、清白家风示范村和民俗特色文化村,以期真正让涌泉村成为万源独具特色的文明亮点村。
易地搬迁聚居点
在这两年多时间里,叶多刚用他的朴实与勤奋,书写着他对涌泉村民的厚爱,用脚步丈量着涌泉村的每一寸土地,引领着涌泉村民携手奔走在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他也因涌泉村的嬗变,先后荣获“万源市大调解工作先进个人”、“达州市人民调解能手”、“四川省人民调解能手”、四川省“岗位学雷锋敬业标兵”称号、万源市“优秀共产党员”及“最美第一书记”等荣誉称号!
作者
黄晓宇 沈 宏
编辑
曹小梅 邱 平 责任编辑
黄秀文
精彩新闻
★春运期间万源火车站地下公交站台投入试运行吴晓勇调研火车站站前广场建设情况
★万源特色商品走俏第七届秦巴地区商品交易会
★万源喜获年度四川省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县(市、区)前30名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