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背景
毕业两年一直在小公司的甜筒同学投了多日简历后,收到一个大厂的面试通知,紧张又窃喜。经过了一天的准备后,面试开始了。
面试官:你把你认为最好的项目说说吧
甜:我们项目背景是发现了xx需求,做这件事让我们公司xxx,让合作伙伴xxx
面试官:你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甜:我们和xx物业合作,让合作伙伴了解业主需求,让我们获取c端客户
面试官:......
面试官:(打断)你在里面负责什么?
甜:巴拉巴拉(一直在描述细节)
面试官:你是怎么做用户调研(排需求优先级、竞品分析有什么收获)?
甜:巴拉巴拉(一直在描述执行层面的步骤举例子)
面试官:......
面试官:说说你遇到的难点吧
甜:难点是xxx(一直在讲难点)
面试官:......
面到这,面试应该是已经华丽丽地挂掉了!
2
复盘分析
当晚,我失眠,哀嚎焦虑又加重了,被好队友点醒:你这不是焦虑,你现在是经历痛苦,痛苦后有所收获就是成长,你比焦虑幸运多了,有人告诉你哪里需要提高!
于是,我开始反思复盘,应该不算太晚,执行起来吧~
了解面试模型
面试官想要了解你过往的业绩和现在的能力,项目经历用来说明业绩,能力靠输出自己的做事方法论。
写在简历上的项目很重要!
《决策与判断》书中说,人的事后记忆会有偏差,会错误地增补细节。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提前、多遍去梳理项目,做到胸有成竹回答面试模型中的问题。
讲好项目中的产品故事!
面试官不关心项目的市场、营销、运营以及其他细枝末节,他关心的是你作为产品经理是如何分析项目的问题、目标、关键路径等,总而言之,回答时请以产品经理的角度去回答。
如何回答好“你负责什么”的问题?
回答这个问题,举一个核心or复杂的产品模块或者功能的例子,按以下流程介绍,并且一定要记住总结自己的方法论。
如何回答好“你遇到什么难点”的问题?
千万不要只说难点,还有一个重点是“你如何解决难点?”
“解决难点”并不是把答案or方案or成果说出来就行,你需要把你思考方案的过程详略有当地描述出来,可以用STAR结构。
输出做事方法论
当面试官给你机会,让你去描述自己的项目时,其实他希望你不仅总结自己的项目成果,还希望你能总结你的做事方法,考察一下你是不是一个做事有章法、有学习能力的孩子。
如果面试官迟迟没有听到你的方法论,他可能会善意地提醒你,你是如何做XXX的?
比如,
你是如何做用户调研的?
你是如何做竞品分析的?
你是如何排列需求优先级的?
你们的商业模式是怎样的?
你如何高效和别人沟通?
你如何同时安排多项工作?
等等......
我们在各大产品经理论坛肯定见过不少方法论总结,记下来变成自己的语言能自圆其说就好。
(小声bb:后续陆续用文字记录我的产品方法论~)
充分熟悉简历内容
回顾每一个细节
如果平时没有日报、周报、项目总结的好习惯,在面试前,需要认真梳理项目,回想每一个细小的决定背后的思考,最好是还可以多想一步更深入思考:如果这个项目再给我做,哪些地方我能做的更好?
(开始重新梳理项目是个很艰难的任务,但是没有复盘,就不能积累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养成项目总结的好习惯
已经吃过一次不做总结的亏了,希望未来的自己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写周报~
听懂面试官的问题
这算是面试的行为和心理技巧了,如果是自己准备过的问题,就要遵从面试模型去答出”面试官希望听到的答案“;如果是自己没有准备过的问题,在听完一个问题后,说一句”我思考十秒钟,顺下思路给您回答“,用这个时间,整理一下要说的几个点,以及表达顺序。
3
面试的本质
(以下征引自刘琳老师,略有修改)
作为候选人,你和面试官之间是什么关系?
是评价和被评价的关系吗?是挑剔和被挑剔的关系吗?
是。
但这不是本质。
本质上,你们是合作关系。
评委其实和你没有任何利益冲突,他不需要和你竞争,你通过了他也不会少块肉。
所以,当他挑战你、挑剔你,提出一些犀利的问题时,是因为,他需要从你的回答中获得更多线索来帮助他做出判断。
(不排除个别面试官通过挑剔别人获得凸显个人智商优势的快感,但这种应该非常非常少。)
你知道面试时面试官的痛苦和需求是什么吗?
就是怎么能准确又不太累地判断出你是否符合公司的岗位要求。
有的人口若悬河地讲了好多,可面试官对照着能力项去看时,却发现依然无从判断,这时面试官也是很纠结的好吗。
所以,作为候选人,你要做的,是和面试官合作,帮助他完成他的任务。
把他关心的信息呈现给他;
给他判断的依据和线索;
从而帮助面试官更高效、更准确地做出决策。
在这个win-win的合作过程中,你面得开心,面试官面得不累,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