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简单了解了近几十年世界上发生过的不同金融危机,那么今天咱们来聊聊,为什么要了解金融危机?
经济有个定义:价值的创造、转化和实现。
看不懂是吧?用一个例子说明一下就好理解了。
工厂生产出一瓶矿泉水,通过运输和销售,最终到了口渴的人手里,这瓶水就实现了价值。简单地说,经济就是资源配置,但是人类总是在这条路上跑偏。
刚开始,人们很谨慎,尽量将资源放对地方,因此经济繁荣,生意兴隆,大家的日子美滋滋。然而很快人们就得意忘形了,也不在意资源的配置是否发生了错位,结果就是经济出现危机,商店关门大吉,人们互相比谁惨。
没关系,配置错了咱再改,等改好了再犯嘛。于是我们看到的经济形势就成了时好时坏、忽上忽下、连续出现的波:这就是经济周期。
一个经济周期,通常有这么几个阶段:
经济周期长期处于不断循环的过程中,因此人们遇上危机在所难免。危机的发生,基本逃不开下面两个原因:
排除战争、饥荒等特殊的原因,通常情况下,经济危机都是金融危机导致的,比如书中涉及的这些:
金融危机既然这么可怕,我们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别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告诉我们,把“危机”拆开来看,就是:“危险”和“机会”
接下来,将通过下面三个故事,带你看懂金融危机中的危险和机会:
一、美国大萧条
很多人可能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小孩问爸爸,这么冷的天气,为什么不烧煤呢?爸爸回答:因为爸爸失业了,买不起煤。孩子又问:爸爸你不是挖煤的吗,怎么会失业?爸爸答:因为煤太多了!
没错,这就是年金融股市大崩盘引发的美国大萧条,最后甚至席卷了全世界。如果不幸穿越到那个年代,你会发现,白天陪你搬砖的有工程师、公司白领、银行行长、中学老师……
晚上,敲开你家门的,甚至可能是你的前老板,因为他也没工作了,出门要饭碰巧路过。这些真的不是传说,还有更悲惨的故事:
大街上一个小女孩因为太饿,晕倒了。醒来后,大家劝她回家去吃点东西,她却说:我们家是轮流吃饭的,今天轮到妹妹吃饭了。
大萧条的破坏力如此之大,以至于美国人民连饭都吃不上。然而万万没想到,一个天大的机会随后砸来,让美国人成功咸鱼翻身。
这就是曾经真实发生的美国大萧条。
时间关系,今天只能分享这些了,明天咱们来说亚洲金融风暴和美国的次贷危机。
想要留在市场上,或者说更好的在市场上生存,历史的经验教训便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一课。
详听音频,音频更全面,更精彩!
另外,昨天叮当给大家整理的《经济学如何影响了我的人生》放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