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集」是创业邦推出的“大企业创新”领域栏目,通过解读知名大企业创新的实践案例,全方位展现大企业创新的现状、趋势和方法论,助力大企业搭建健康的创新生态体系,快速实现数字化创新转型。
文
孔露娇、大湿兄
编辑
刘岩
摄影丨张勇
图片设计
李斌才
“如果你想给某个东西下定义,就已经开始设定界限了,创新和设限是两回事”。
作为奥迪中国品牌及数字化业务高级总监,薄睿(BorisMeiners)这样理解“奥迪创新实验室”的创新。在他看来,奥迪的创新“近乎疯狂”,完全开放,不设限。
作为最古老的德系豪华车品牌之一,奥迪的创新基因源远流长。
年,奥古斯特·霍希创办了霍希公司,定位于顶级豪华车生产。年,霍希离开了原来工作的公司创办了“奥迪”。霍希在德语中是“倾听”的意思,在拉丁语中念作“Audi”。
霍希不仅是奥迪的创始人,也是德国汽车工业的先驱者之一,他的骨子里渗透着技术创新者的基因。比如,在德国,霍希是将铸铝技术用于制造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壳、制作电力传输元件的万向轴和高强度钢齿轮的第一人。
在一线豪华车品牌BBA(奔驰、宝马、奥迪)阵营中,奥迪有自己独到的创新优势。与奔驰的豪华与宝马的创新轨迹不同,奥迪自始至终依靠科技驱动。
正如其品牌理念“VorsprungdurchTechnik”一样,奥迪一直在“突破科技,启迪未来”,而中国就是其变革创新的“新”战场。
创新者的一次绝佳机会
奥迪来到中国市场已有30余年。
年,奥迪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关于在一汽生产奥迪的技术转让许可证书》,开始试生产奥迪车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豪华轿车技术转让合同。
30多年来,汽车产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等新技术和新趋势推动汽车产业进入全新的时代。在这期间,奥迪不仅见证中国新一波技术浪潮,也从创新技术的输出者成为了创新技术的探索者,不断寻找优质的创业者与其合作。
“想象一下,如果你刚刚开始创业,想与奥迪建立联系,你会打电话给谁?”
薄睿在接受创业邦采访时表示,给所有创新者一个入口,把他们的创新想法落地为应用,这是奥迪创办创新实验室的初衷。可以说,“奥迪创新实验室”是他们在中国实践创新和变革的最好成果之一。
年以来,奥迪一直在中国举办“奥迪创新实验室”大赛,支持具有突破性的创意,扶持创新型企业,希望为创新型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开放式服务平台,促进创新者与奥迪以及其他知名投资机构深度交流。被选中的创新项目一方面有机会获得资金、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可以与奥迪实际业务融合,尝试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作为进入中国市场30多年的汽车品牌,我们希望支持当地的初创企业和创新者,给他们提供与大公司建立联系的机会,同时也可以利用外部的创新想法激发奥迪内部的创新灵感。”
到目前为止,“奥迪创新实验室”大赛一共收到多份申请,其中不少创新想法已经进入到应用落地阶段。
在薄睿看来,“奥迪创新实验室”最大的特点就是开放,“我们对所有的创新想法都非常开放,近乎疯狂”。创新不能只从公司中心层面考虑,而是要从当地需求出发,从用户需求出发。
对于奥迪来说,当地合作伙伴的意见至关重要,他们是“奥迪创新实验室”大赛项目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评价给予直接反馈,是奥迪获取信息的重要触点。
此外,奥迪还组建了一个0余人的“奥迪创新圈”用户调研平台,参加者全部是豪华车车主和潜在用户。通过这个平台,奥迪可以直接听到用户的声音。“让用户参与到项目评估中来,可以在最早期看到创新将对用户产生怎样的影响。”薄睿说道。
倾听所有的想法,然后评估如何将它们整合到业务中,这就是“奥迪创新实验室”的“完全开放”。
根植中国,服务中国
“InChina,ForChina.”薄睿这样形容奥迪在中国的创新战略。
为什么是中国?
“我们必须承认,中国的创新是绝对领先的。我们非常仔细地倾听这里发生的事情,然后评估何时、如何在全球范围内落地。”薄睿认为,在某些创新领域,中国现在领先西方大约10年,在人脸识别、数字支付等领域,欧洲市场还未普及,而这些技术和应用在中国更为先进。
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中国的创新速度也令人赞叹。这是薄睿的最大感受。
“一旦人们看到了什么,想要改变什么,就会一夜之间改变它,这样的速度和热情只能在中国发生。我们在很多解决方案中都看到了这一点,这也是我真正喜欢的,也是把创新带到中国市场的原因。”薄睿在接受创业邦采访时表示。
中国市场的特殊性,驱动了奥迪在中国进行本土化创新。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单一汽车市场,中国的汽车消费需求与世界其他地区有很大差异。从年龄层面来看,中国用户比欧洲用户平均年轻20岁,欧洲汽车消费用户的平均年龄大约是50岁,而中国汽车消费用户的平均年龄大约是30岁。
对于跨国企业来说,在本地运营有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从零开始建造,另一种是与行业领先企业合作。奥迪选择了后者,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与本土企业合作实现双赢。
年,奥迪与阿里、百度、腾讯签署了三方合作备忘录,围绕大数据挖掘、电商生态系统、汽车互联网金融、车联网平台、城市智能交通等领域,推动汽车行业与互联网行业的融合。年,奥迪与华为宣布联合开发5G网联汽车,推动汽车自动驾驶和数字化服务发展。
在汽车制造领域,奥迪的技术和资本实力是毋庸置疑的,但在智能互联、无线通信和5G等领域,奥迪无法与阿里、百度、腾讯、华为这样的行业领先公司抗衡。通过与这些企业合作进行技术互补,奥迪能够更容易地实现5G时代的跨越,直接打开智能互联网市场。
奥迪中国品牌及数字化业务高级总监薄睿(BorisMeiners)
“我们在中国市场已经有30多年了,阿里巴巴和华为都是在中国公认的领先企业,他们也和我们一样在努力创新,所以我们很适合进行合作。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创造出更好的解决方案,为我们的客户创造价值。”薄睿说道。
对于奥迪而言,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其发布的财报来看,年奥迪全球销量为.56万辆,在华全年销量突破69万辆,奥迪在华销量占据其全球销量的37%。
作为一家跨国公司,专注于中国市场的创新也给奥迪带来了一些挑战。
“我们面临的困难是,目前在中国的大部分第三方生态系统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