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周期交替的深度调整阶段。湖北民营企业百强以敢为人先的创新发展魄力和永不止步的卓越追求意识,克难奋进、开拓进取,整体运行上呈现出“经营指数反弹、企业信心回暖,发展动力积蓄、转型升级加快”的良好趋势。
9月21日,由湖北省工商联主办、湖北省楚商协会协办的“湖北民营企业强新闻发布会”在武汉召开,会议发布“湖北民营企业强榜单”,这也是省工商联第六次发布此榜单,并同期发布“湖北民营企业强调研报告”。
榜单显示,九州通医药集团以.89亿元的营收继续雄踞榜首,稻花香集团和卓尔控股紧随其后,营收分别为.52亿元、.95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年,18家湖北民营企业强入围中国民营企业强,入围数量居中部榜首。
发布会上,湖北省工商联副主席江浩从市场表现、行业发展、创新转型、投融资、“走出去”、建议与展望等六个方面解读“湖北民营企业强”调研报告:
一、市场表现稳中有进▌入围门槛进一步提高▌
“十二五”期间,我省民营百强企业的入围门槛分别为12.00亿元、15.51亿元、16.80亿元、15.80亿元和16.52亿元;增幅幅度从29.25%到8.32%,再到-5.95%,逐渐回落;至年企稳反弹,回升到4.55%。呈现出明显的回调、企稳、再上升的周期现象。正好浓缩了我省民营企业进入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挑战新常态的周期变化。
▌营业收入持续增长▌
与百强企业入围门槛演变周期一样,近5年来,营收增幅从年的36.73%,到年的11.27%,再到年的6.56%,幅度逐渐回调,至年走出低谷,增幅达到14.92%。本次上扬是否属于稳定性回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新一轮资产扩张的结构。
▌资产规模不断壮大▌
由于资产与营收的逻辑关系,我省民营百强企业资产增幅,要先于入围门槛和营业收入反弹一个年度,既在年以6.37%的负增长筑底之后,于年开始上扬,首年增幅为16.96%,年达到了40.87%。百强企业快速上升的资产规模,反映出我省上规模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进一步稳固。
▌利润总额大幅反弹▌
年,我省民营百强企业利润总额止跌回升。“十二五”期间,年至年,增幅度为38.06%;年至年,增幅降到8.18%;年至年,出现2.19%的负增长;年增幅达到44.61%。快速增长的利润总额,是资产总额、营收总额快速增长的一个传导,反映出民营企业百强在把握盈亏平衡方面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
▌盈利能力有待提升▌
从我省民营百强企业税后净利润看,最近3年的增幅分别是8.79%、6.94%,和4.98%,一直是收窄状态;从我省民营百强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看,近3年的增幅分别为17.35%、15.78%、12.53%,增幅呈现下行轨迹,与企业资产、营收以及利润总额的上扬形成了反差。这说明民营企业百强的规模效益烙印较重,但盈利能力增长相对滞后;当然,企业负担较重也是影响民营企业净利润增幅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行业发展有所变化▌传统实体主导百强▌
从我省民营企业百强的行业入围比重看,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建筑类行业、化工类行业,食品制造/农副产品加工业,共占据了60%的席位;其中,建筑类行业有22家企业入围,化工类行业有15家企业入围,食品制造/农副产品加工业有13家企业入围,全为传统实体,折射出我省新兴产业的企业还较为弱小,张力不足。
▌营收领域建筑独大▌
从我省民营百强企业的行业营收总量看,排在前3位的是建筑装饰行业、批发零售行业和综合行业,行业营收总额分别是.90亿元、.25亿元和.4亿元,建筑类行业以绝对优势领跑,已成为我省民营经济的重要支柱。
▌综合类晋升净利润霸主▌
在年我省民营百强企业行业税后净利润表现中,综合类以60.07的税后净利润总额,晋升霸主,表明综合类行业净利润空间相对较大。随后,是酒/饮料/精制茶和医药制造行业,行业税后净利润总额分别是23.52亿元和19.48亿元。酒/饮料/精制茶、建筑装饰,以及化工行业,税后净利润均为负增长,幅度分别是37.44%、22.77%、和20.37%。显然,综合类以多维融合见长的跨界产业模式,盈利能力更强。
▌资产收益青睐生态产业▌
年,百强民营企业主要行业净资产收益率最高的前3甲中,涉农类行业占据了前2,分别是农林牧渔和食品制造及农副产品加工,均属生态或有机产业板块,前者资产收益率同比增长36.42%,后者增长27.84%;第3名是汽车及专用设备制造业,资产收益率同比增长了24.89%。农业类产业相对投入低,加之城乡资产价格有一定落差,提升了农业类行业的资产收益率;汽车及专用设备制造业的高资产收益率,则是由技术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说,后者更具优势。
三、创新转型任重道远▌商标注册与使用增加缓慢▌
作为企业知识产权的重要内容,年,我省民营百强企业在国际国内商标注册方面,国内商标注册量为个,增幅1.03%;国际商标注册总量为个,增幅也缩小到为4.18%。在商标产品占总收入的比重上,占90%以上的企业共计38家,占50%-89%的企业8家,占总收入10%-49%的企业5家,占总收入1%-9%的企业5家,另有45家为空白。这反映出民营企业对知识产权的认识和开发存在不足,偏重短期行为,成为民营企业的一个软肋。
▌专利数量及使用效率仍然较低▌
截至年底,我省民营企业百强共拥有国内有效专利项。其中,有效发明专利项,有效实用新型技术项,有效外观设计项。拥有外国有效专利20项。结合年以来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国内有效专利的增幅经历了从53.44%到21.15%,再到6.16的的沉降;国外有效专利的增幅也历经了14.28%、18.75%,以及5.26%的振荡与回落。再从新工艺或新产品收入占企业营收总额的比重看,大于或等于30%的企业增加了15.78%,但无新工艺或新产品收入的企业也增加了6.77%。我省民营企业百强亟待扭转有效专利基数低、科技附加值增量少的局面。
▌研发投入出现负增长▌
年,我省民营百强企业的研发投入总量为50.81亿元,占年销售总额的0.73%。相对于年,降低了0.1个百分点,已回到年之前的投入水平。民营企业研发投入的局限不仅在资金上,而是在科技创新的复合型资源短缺,投入产出比不高,效率低下。从这个角度而言,政府已在科技发展战略上作出了调整,创新产权多元化的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机制,民营企业需要跟上步伐。
▌两化融合尚待深入▌
我省民营百强企业两化融合的热情较高,年共有49家企业在两化融合中有较大的动作,80%以上的企业在财务管理和办公管理领域实现了信息化覆盖,70%以上的企业在人力资源、销售、库存、采购、设备、质量,以及研发设计环节实施了信息化覆盖,两化融合水平整体上处于单项覆盖向集成提升的转折阶段。同时,民营企业要以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突破口,努力实现产品个性化、制造业服务化、流程虚拟化,降低工业能耗,提高产品质量。
四、投融资急需新动力▌产权资本化进程加快▌
产权资本化是企业摆脱财务困境、增强资源控制力、扩大市场影响力的重要手段。截至年底,我省民营企业百强控股的上市公司有12家,参股的上市公司7家;本年度新增上市公司(包括境外上市)9家,呈现出较为开放的产权结构。与此同时,与国有资本的融合步伐加快,截至年底,已参股或控股国有企业10家;国有资本入股本企业(家)8家。我省民营百强企业已初步形成产权股权化、市场化、资本化的多层次格局。
▌融资渠道更趋市场化▌
由于宏观经济不景气使民营经济利润空间收窄,资金链绷紧,对融资的渴求度变高。同样的原因,也使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尤其是实体企业的信贷或借贷风险加大。双重的不利因素导致当前民营企业融资难成为普遍现象。
年百强民营企业新增投资资金中,获得银行借贷的企业和引入战略投资者的企业增幅较大,分别为43家和15家;依靠政府资助和民间借贷的企业分别降到13家和1家。这是我省建设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强民间投融资引导与管理的成果。
▌新兴产业投资升温▌
截至年底,我省民营百强企业累计投资新兴产业项目28个。其中,生物产业是聚集度最高的领域,共有14个项目;其次是节能环保板块,包括新材料、新能源等,相关项目共有8个;第三是高端装备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共有相关项目5个。从整体进程上看,我省民营企业对新型产业的投资处于探索与成长阶段,面临的挑战依然较大。
▌PPP项目前景待考▌
民营企业对PPP类项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