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调查创新之花如何结硕果省电力公

创意、立项、研发、鉴定、出产品、打开市场、形成品牌,当一个科技创新项目经历了所有这些过程,可以说“一生圆满”了。然而,回望我们的许多科技创新项目,它们在“完成鉴定”后,似乎就走到了生命的末期,除了个别项目获得了各种级别的奖项外,更多的都被“束之高阁”,躺在纸上“睡大觉”。

一个创意在科技创新人员的辛勤浇灌下好不容易开出花朵,本该结出果实,却在最美丽的时候凋谢,让人叹息。这不仅是省电力公司许多科技创新项目的遭遇,打开新闻、网页搜索,我们不难发现这也是我国很多科技创新项目的“共同命运”。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让创新之花结出丰硕之果?其前景如何?5月,本刊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调查。

“创新之花”竞相绽放

一直以来,公司都十分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科技攻关、群众创新氛围浓厚。当前,随着国家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公司进一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QC质量管理创新等取得了显著成绩。

年,公司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49项,首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同时首次牵头获得国家电网公司、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公司科技奖励获奖质量和数量均创历年新高。

公司各单位也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利用科技创新服务生产管理。

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是公司科技创新支撑单位。围绕着保障河南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电科院不断在特高压运维、大电网安全运行控制、新能源接入、储能系统、电能替代、燃煤机组超低排放、配电网管控等重点领域进行人员、技术储备,有力支撑了我省电网的发展需求。

“年,电科院‘输变电线路舞动防治技术实验室’被纳入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实现了公司省级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电网废弃物环保与资源化处理技术科技攻关团队’获国家电网公司命名。此外,电力气象、电力大数据等研究也取得突破,并在保障全省电网运行的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电科院副院长邱武斌告诉记者。

年7月,新乡遭遇强对流天气,30多万人受灾,电科院打造的“河南电力气象预警平台”提前准确发布了变电站洪灾预警信息。如今,定期向各级电网设备管理和运维人员发布电力气象预警信息已经成为公司的一项常态举措。

“我们每年都开展专项行动,明确目标和计划,让科技创新活动深入人心。”开封供电公司发展策划部专责郭夫然告诉记者。据悉,开封公司年开展了“微行动,大能量;微创新,大实效”专项行动,年开展了“创新实践能效提升”专项行动,年开展了“创新工作协同改进提升”专项行动。今年,该公司专项行动主题为“创新、创效、创优”。

自年以来,开封公司荣获省公司及以上管理创新成果17项,省公司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获得42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发明专利授权。在年国家电网公司首届QC发布会上,该公司成果获得了一等奖和最佳发布奖。

在濮阳供电公司,科技创新同样是红红火火。“以近年来十分流行的无人机利用来说,早在年年初,濮阳公司便利用自主研发成功的无人机喷火装置对输电线路上所缠绕风筝、塑料布等异物进行燃烧处理,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作业人员的安全系数。年,濮阳公司基于无人机技术所具备的图传功能,又研发复合绝缘子憎水性带电测试装置,利用无人机对输电线路进行带电测试,不仅大大提高了检测的工作效率,而且完全消除了现有技术潜在的人员安全隐患。”濮阳公司发展策划部创新专责黄桥林说。

如今,在濮阳公司“1+4”劳模工作室展厅,陈列着各式各样的小发明,它们企业解决了一批技术难题,提高了安全生产标准,创造经济效益多万元。

各单位“创新之花”竞相绽放,并较好地转化为专利成果。“年公司共申请专利项,同期获得专利授权项,其中发明专利项,圆满完成国家电网公司下达专利指标。”省公司科技信通部专责朱全胜告诉记者。

由花结果寥寥无几

省公司系统创新氛围浓厚,获得成果和专利也很多,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公司经营生产。但同时,公司大量科技创新成果躺在专利书上,难以利用。

“关于科技成果转化没有统一的指标,也没有权威的统计渠道。我们自己比较认可的数据是在20%左右,与我国总体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大概一致,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朱全胜告诉记者。

转化应用是科技创新的目的和落脚点。“能转化应用的创新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创新,无法转化利用的创新,技术再好也只能躺在纸上‘睡大觉’。”濮阳公司“1+4”劳模工作室负责人盛从兵认为。他的这一观点代表了许多一线创新人员的看法。

然而,造成目前公司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率低的原因有哪些呢?

“目前,我们没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转化机制,对技术分析及市场调查也不够深入。”开封公司发展策划部专责郭夫然认为,很多供电企业缺乏技术专家,市场观念不强,在选择应用课题时往往重视学术水平和技术新颖性,而忽视科研成果产品化和工业化的可行性,对成果转化的市场需求、市场容量等了解很少,造成转化成功率很低。

奖励制度无法突破也是一项重要原因。“一个项目从创意到成果,过程是非常艰辛的,失败次数也较多,只有真正见到成果后,其他员工才会注意到项目发起人。而目前相关制度规定,只对国家级或国家电网公司级的科技创新项目进行奖励,最高奖励班组5万元,这对于开展科技创新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濮阳公司发展策划部创新专责黄桥林说。

目前,公司把对科技人员的奖励纳入单位的薪酬总额之中,受体制机制限制,科技创新人员无法享受科技成果转化的回报等,也导致一些单位和个人对科技创新项目转化应用动力不足。

科技创新项目本身也存在局限。“各单位很大一部分的科技创新仅仅存在于创意阶段,由于技术不够精湛,产品较为粗糙,得不到认可,无法转化推广。同时,我们的特色专业不够尖端、技术实力比较薄弱、尖端人才比较缺乏,导致不能够形成有影响力的品牌。”朱全胜说。

“专利保护也是一大难题。我们研发一款产品,样品会委托第三方企业生产,当我们把图纸交给第三方企业时,专利技术往往就可能泄露了,但维权相当困难。”电科院副院长邱武斌告诉记者。而且,即使一款创新产品被生产出来,也面临着被其他企业“山寨”的风险。

科技创新型产品还面临着推广利用难的问题。“受惯性思维影响,对创新型产品容忍度较低,更愿意选择传统操作方式和产品。”公司一名科技创新管理人员说。

面对科技转化中的种种问题,必须要走出一条突破之道。

畅通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其实,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低的问题早就引起了公司的注意。

年7月,公司发布《科技成果转化、新技术及群众创新成果推广应用实施方案》,着力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新技术及群众创新成果推广应用的长效机制,促进优秀成果在公司落地转化、发挥实效。

公司科技信通部也积极当好“红娘”,在科技成果专利拥有方、生产者、应用方之间牵线搭桥。“科技信通部负责将推动对转化推广效果良好、市场前景广阔的成果进行产业化实施,遴选孵化转化基地或外部公司,承接公司科技成果规模化开发、市场化推广等工作。”朱全胜说。

在此背景下,年,公司推出两个具有开创性的举措:一是命名打造一批公司孵化产业化成果转化示范基地;二是遴选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储备项目,列入年度成果转化计划。

“以成果转化基地为载体,公司将进一步固化管理流程,优化实施环节,建成灵活、高效、开放的成果转化平台,促进转化渠道更畅通、流程更完善、成效更显著,健全公司成果转化新机制。”朱全胜说。

河南博大科技公司是河南送变电工程公司专门成立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也是公司首批命名的五家“成果转化基地”之一。“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科技创新不是科技订货。科技项目如果过多依赖外单位,实际上是用我们的钱培养了别人的能力,自己仍然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一旦出现问题,处处受制于人。”送变电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博大公司自成立以来就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坚持科技创新”的经营理念,逐渐形成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我们的核心做法概括起来主要是搭建‘四大平台’:一是被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授予‘全国电力牵张设备制造示范基地’和‘全国输变电施工机械研发基地’,在牵张机制造行业内树起了标杆;二是成立中电联输变电设备分会送变电施工机械专委会,通过举办年会和论坛,不断加强和促进送变电施工企业间的联系,促进输电线路施工装备和机具的升级改进;三是国家级牵张设备技术培训中心和牵张设备检测中心,涉及全国牵张机操作手技术培训取证和牵张设备的年检工作;四是成立了国家电网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示范点、河南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金红专劳模工作室’。通过四大平台相互促进,为企业科技进步和产品推广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博大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送变电公司充分利用集体企业营销网络全的优势,实现了科技成果产业化,产品不仅成功占据国内市场,而且成功打进国际市场。“我们结合张力架线施工研发的系列牵张设备自年以来共生产销售台设备、合同金额4.5亿元,占国内牵张市场的半壁江山;年研制成功的履带式运输车,市场销售近40台、金额万元,市场占有率达90%。”博大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和博大公司一同入选公司首批成果转化基地的还有河南恩湃电力技术有限公司、郑州祥和集团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开封光利高科实业有限责任公司、驻马店市华宇电力实业有限公司,他们将充分推广多年积累探索出的产业化经验,示范带动公司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除了一批基地获得公司支持外,各单位15项成果也被列入公司年成果转化计划。以河南电科院的“天然酯(植物)绝缘油变压器”项目为例,公司将其列入配电网工程,通过公开招标方式进行采购,计划推广台10千伏非晶合金植物绝缘油变压器。

“这种做法类似政府采购思路,在科技产品的孵化成长阶段,给予政策扶持,有利于我们在前瞻性领域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和品牌。”邱武斌说。

突破之路任重道远

命名成果转化基地、遴选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储备项目无疑都是公司畅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的有力举措,但是,提升公司科技创新项目转化率,公司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目前各单位拥有科技创新创意的人才较多,但是技术专家缺乏,面对科技转化工作力不从心。“希望省公司多邀请国内知名创业机构、管理咨询公司等机构到基层单位授课,组织调研优秀创新型企业典型经验,在公司系统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成果转化人才。”郭夫然建议。

年,省公司将各单位一批科技创新项目列入固定资产“零星购置”计划,这让基层科技创新人员切实感受到科技创新大环境的变化,激励了更多的人开展科技创新。“希望省公司能够在加强对科技创新人才的物质激励的同时,充分利用公司系统网站、杂志、新媒体等平台,加强对科技创新人才事迹的宣传,鼓励员工向创新模范学习,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黄桥林说,“让有贡献的科技人才名利双收,将会释放出更巨大的创新力量。”

尽管公司已经命名了首批成果转化基地科技创新项目孵化产业化示范基地,但是如何最大程度发挥成果转化基地孵化基地作用,也是各单位十分关心的问题。

“目前大家对基地定位还缺乏清晰认识,希望公司对成果转化基地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对基地承担的工作、运行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一个相对明确的认识和规划;同时,建立相对完善的管理机制、科技成果和成果转化评价机制、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让基地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开封光利高科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科技研发中心经理王喜峰说。

“科技成果转化从选项到产业化再到成为品牌,往往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和周期,希望公司的扶持政策能够具有延续性,避免急功近利,同时,也希望公司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河南恩湃电力技术有限公司经理何熹建议。

公司基层单位科技创新管理人员的诸多建议,目前已经纳入公司《科技成果转化、新技术及群众创新成果推广应用实施方案》之中。该方案还提出了巨大的目标:至年,组织由公司主导的项先进适用成果和新技术在公司系统各单位推广应用,覆盖市、县两级公司,力争实现10项科技成果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推广应用。

从树立目标到实现梦想,关键在于落实,这也考验着公司各级管理人员的智慧。

“科技创新成果有不同形态,如专利、论文、技术,它们的价值量很难评估。而且有的科技创新已经应用到我们电网生产之中,如电科院电网大数据研究、电力企业研究等,但这些并非具体产品,所以不能简单地用转化率这个指标评价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邱武斌最后提醒道。

赞赏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效果好的医院
白癜风外用的有什么特效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iniangudus.com/gswh/1562.html